“黃國美這人,兇得很。”
何米研究過黃總的生平,他父親祖上是地主,母親祖上是僑商,不過因為運動顛沛流離,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是家道中落,他幼年的時候是在漁村裡撿垃圾為生的。
可經商,大概已經是他刻入骨血裡的天賦,初中都沒上完,十六歲就和兄妹四人北上內蒙謀生,挖出第一桶金之後,在京城創辦了國美。
1991年,當他明白廣告這種東西的重要性的時候,京城各個大發行量的報紙中縫上,就乾脆利落得貼出了國美的家電價格,一目瞭然,且低於市價。
在當時,賺的鍋滿盆滿的家電零售商一度以為,“賣不動的商品才需要廣告”。
然後他們就死光了。
在這片還沒有殺成紅海的領域,價格是一樣好用的武器。
而他們死光後空出來的大片市場,讓國美的銷售額達到了1.8億。
但實際上,這一年國美電器連鎖店只有六家門店,這個單店平均銷售額,就連樂家都暫時比不上!
倒不是樂家單店的銷量比不上國美,主要是一個資源分配的問題。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全國一直在鬧電荒,一直到21世紀頭幾年還越鬧越厲害了!
其實每年的發電量也一直在漲,但是架不住用電量漲得更快,還有各式各樣的工廠,那都是耗電大戶。
沒電了怎麼辦?
拉閘限電。
別說廣大農村地區,就連盛海都曾經有一度關了那滿城不夜的燈火。沒有電,家電就是一堆嬌貴且礙事的大塊頭,就算單位工廠想搞大規模採購,也得先搞定了供電局。
而電力拉過來,自然是要先供應機器運作的,能分到他們手上的,更要往後排一排了。
這就是京城的好處,畢竟是首都,資源分配本就傾斜,這裡雖然也限電,但是總比別的地區好多了。
他經商也有八九個年頭了,為什麼今年才被灌了這麼個名字?因為年初的時候,他們兄妹,剛剛分家。
他大哥分到了恆基的牌子,做房地產去了,他分到了國美的牌子,和幾十萬的現金,大妹跟著他做,小妹……他小妹還沒出來幹活兒呢。
要說他們兄妹四個都是有本事的人,可此時此刻對黃國美來說,同樣是一個尷尬的時刻。
他們好不容易把打量中小家電廠商乾死了,他正好吃肉呢,這個時候樂家橫空出世,是來搶食吃的嗎?
最坑的是,他還未必搶得過何米!
這就是他急著把樂家趕走的原因,樂家的十七家門店一旦開動,造血能力比國美強得多!就算何米落地跟他打價格戰,他也未必打得過何米!
現在這年頭,可不講究什麼全國統一價的!
所以,他一定要先把她這隻伸過來的手給砍了,才能抓住這個樂家因為瘋狂擴張資金單薄的機會讓樂家短時間內無力北上,才能給他修整的空間。
“黃總,兇得很?”
“他們一家都是苦日子裡爬出來的,敢打敢拼,做事狠絕,手段更是葷素不忌,我不出面,店裡是你在撐著,你可悠著點啊。”何米點了點她的額頭。
安麗麗頓時恍然大悟,何米為什麼要吹出“第一納稅人”這個牛皮了,這是在給她貼護身符呢!
喜歡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請大家收藏:()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