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不是說這是一個好技術嗎?”韓梅梅糊塗了。
“vcd機的市場潛力太單薄,黃金期不會超過五年,就算是深入技術研發,能往什麼方向研究呢?縮小體積,增大碟片的儲存量?這一渠道的技術潛力都太薄了,研發到底也就能用十五年,就算是苟延殘喘也撐不過二十年!”
vcd說白了就是資訊儲存和提取的技術,能達到同樣效果的技術太多了,從光碟,到軟盤,到u盤,到儲存晶片,而vcd本身,就更只是一個存在時間極短的過渡產品。
賺錢,可以。
研究技術,這條路是錯的。
“不,不會吧?這應該是一個好技術吧?”
“不會?梅梅,大哥大上市才多久了?現在的價格是多少?bp機又用了多久?你去香江的時候見過,現在香江用的已經是手機了,有些技術更新換代太快了,沒有深入研究的價值。”
何米以前做的都是零售,她管過超市,中高檔餐廳,也管過炸雞快餐店,網店更是得心應手,唯獨沒有管過工廠,科技和輕工業她是真的沒有一點經驗。
第一次入行,要慎重考慮。
或許vcd還有別的科技樹可以攀登,但是何米原本就不擅長這一方面,唯一的又是就是知道一條已經被人實踐認證過走得通的科研道路,那何米為什麼要放棄字的長處跟人一較長短?
“做不了嗎?”韓梅梅覺得非常可惜,這可是第一款中國人自產的家電產品啊!
而且也是唯一一款。
“要是能在這條路上走下去,那我們也能在家電行業裡有一席之地,有一個國產品牌了吧?這個是不是就是你說的那個,振興民族工業?”
“要振興民族工業,我們不是站在一個公平的起跑線上,我們要做的是彎道超車,不是按部就班的公平競爭。那至少,要在哪一條跑道上比,我們總得動動腦筋吧?至少開局不要這麼劣勢的,跑道長一點的,而不是這條他們已經幾乎站在終點的路。”
“那萬燕公司呢?他們能研究出來,不能繼續研究下去嗎?”
“心氣很好,但是洗洗睡吧。”何米撇嘴,“他們根本不知道vcd機要怎麼賣!”
“做廣告不行嗎?”1993年,廣告的威力才初現端倪,最瘋狂的保健品時代還沒有到來,甚至連央視標王都還在醞釀之中,韓梅梅能自己第一時間想到這個,已經說明她是個合格的公司經營者,甚至比現在的絕大多數人都要優秀。
“不行的,這個和傳統產品不一樣。”
“vcd機這種新產品的銷售方法和傳統產品是不一樣的,不是打廣告就能銷售的。”
萬燕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得到了很大的支援,一千六百萬美元的研發資金在九十年代的中國除了軍工領域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就算是軍工領域,現在也是天文數字啊!
兩千萬人民幣的廣告費用真的不比別家少!也就白酒和保健品有這個水平的廣告費用了,但吃了螃蟹不僅沒有大富大貴,還被噎死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內容。、
這一題,何米會做。
vcd機是一個機器,是要有碟片,有電影有電視有內容才行!就跟電腦要軟體,手機要app才能繁榮,光一個機器有毛用?掄起來砸人嗎?
其實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了,83年央視開放春晚之後,84、85兩年電視機的銷售率飆升,尤其是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