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給力學系講《火箭技術導論》,華羅庚給數學系講《微積分》,老師多,學生少,以至於日後諸多國內頂尖數學家只能協助華羅庚講課,當個委委屈屈的助講助教。
在這麼一個神仙扎堆的地方,就算趕進去的是頭豬,也該燻點仙氣出來了。更何況這地方,不是天才苗子壓根進不去!
招生人數極少,經常不超過四位數,能進去的都是優中選優的尖子。八·九十年代能出國是多少人的願望?但中科大的出國比例奇高無比,前百分之三十基本都能出國,百分之六十能保研,剩下的基本都是考研!
中國人讀書是很牛,全國最會讀書的那一批人削尖了腦袋優中選優考出去之後,就發現自己一覽眾山小了。
出國後的表現是震驚世界的。這可不是在誇張,中科大的學生在國外表現好,外國學校也願意收中科大的學生承認中科大的學歷,留學生們為學弟學妹闖下了極好名聲,餘蔭多年不曾衰減。
而從高校延伸出去的科研界同樣同樣威名不減,以至於在相當一段時間裡,國外對國內的高等學府唯一承認的就只有中科大!水木大學和未名大學都排不上號!
可問題是!水木大學和未名大學都在京城,而中科大在廬州啊!
大學的發展真的和所在城市的關係太大了,水木和未名地處京城,和中央關係親近,財政撥款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兩所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有人脈優勢,晉升也更加方便。
區位優勢和人才優勢兩相疊加,等何米讀書的時候,這已經是國內絕大部分學子的夢,清華北大已經快成成語了!
至於中科大,早已經低調得不被提及。甚至,除了有志於科研的學生,知道這間大學的人都不多。
“你能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嗎?想報考中科大,只是因為這是中國最好的大學嗎?”
何米琢磨著,他要是對科研感興趣,那中科大的確是最好的選擇,何米得尊重他的志向了。
說到底,她一個二本的學渣!說服別人是考中科大還是清北?
怎麼看都是扎自己的心啊!
“是啊!”黎昭痛快得一口答應下來,“中科大分數最高,應該,就是最好的吧?”
“在科研方面的確是最好的,要是想走科研路子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也僅限於科研了。
何米自認沒資格說這句話,乖乖把這句話吞了回去。
“先說專業,你想報什麼專業?”
“你覺得我學什麼比較好?”說到學校黎昭還有點目標,說道專業就是純兩眼一抹黑了。
這種情況不是黎昭獨有的,就算再過三十年,考生和考生家長們一樣對大學裡設定的專業茫然,更別說現在了。
何米賭全國百分之九十九的考生都是和黎昭一個狀態,撞大運似的考上什麼專業學什麼專業。
“專業?你自己喜歡什麼就報什麼啊,怎麼還要來問我?”何米覺得好玩,就她原本的同齡人,到了高考填志願的時候,誰不是滿腦子的想法?
只是最後未必能順著自己曾經的理想走而已。
九十年代初期大學生的含金量,尤其是你報的大學!
就算報的是清北全系只有一根獨苗的古生物學也是一輩子的鐵飯碗,學什麼沒飯吃?
“我不知道,沒有哪門科目是我我特別喜歡。”黎昭搖頭。
喜歡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請大家收藏:()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