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雙方都滿意的協定,何米和龍崗說的理由當然是主因,但是不可否認,還是有一點私心的。
外匯是弄到了,但是出國的機會不好找,有些局還得出去才能布,能有個名正言順的出國機會,何米當然不會放過。
不管用不用得上,多留一條後路總是好的。
而且何米記得,這劇沒虧,沒虧就不是送錢,最重要的是能混進他們的圈子,這才是多少錢都換不來……其實還是換得來,但是不實惠啊!
土大款只是個肥羊,誰會真的把土大款當成自己人?!
搞定了這件事,又決定強行在歷史上打個卡。何米託龍崗給《三國演義》籌備組遞了一封長信。
鑑於楚渭和晉悟還時不時偷溜出來教她練兵器,哪怕時常翻牆被捉也痴心不改,何米十分感動,總要略盡綿薄之力讓他們有去《三國演義》劇組圓夢的機會。
何米看過《三國演義》劇組的採訪,他們定武戲文唱的基調就是因為他們覺得名著古樸厚重,又不像是《西遊記》和《紅樓夢》那樣有一定的戲說色彩,必須得腳踏實地不能罡風武俠劇高來高去的那一套。
那一封信,就是專門針對武戲文唱這個問題提出了建議,提議他們可以請武學家,舞蹈家,兵器專家和香江武行組成共同的顧問團隊。
拍名著本來就有一個龐大的顧問團隊,像是《紅樓夢》的顧問團隊,那是啟功,周汝昌,沈從文,曹禺等等一系列用名字就可以鎮住半壁江山的夢幻團隊。甚至還有編劇全程跟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動作都要往死裡摳。
既然這樣,多請幾位顧問完全不是事兒!
至於為什麼團隊裡還有舞蹈家,何米是覺得大概他們對人類的極限一無所知。
舞蹈裡挑戰人類極限和牛頓棺材板的動作還少嗎?雲裡練成了可是能滯空的!我泱泱大國會點輕功怎麼了?!
讓他們開開眼界,現在的人都能做到,為什麼覺得古人打不出來?
老三國除了演員老武戲弱以外也真的挑不出其他的毛病,何米也是想讓他們精益求精嘛!
反正現在還沒開拍,演員估計在集訓,想要重新改劇本完全來得及。
至於結果就不好說了,只能說龍崗雖然因為主要拍男女情感沒被選入《三國演義》的導演班子,好歹也是一方名導,他提出來的建議總比沒有名望的一張紙要引起重視。
可是已經上飛機的何米不知道,自覺欠了何米一個天大的人情的龍崗在看了這封信後先是跑到國家歌舞團和什剎海武校找人分別探討了輕功和打得好看的可能性,又聯絡了《雪山飛狐》劇組。
這是內地和灣灣的合拍劇,裡面有個臺方請來的香江武行,經過一番嚴肅的探討,他對武戲終於有了一個深刻的認知,從武俠劇裡那些不靠譜的高來高去中抽身出來。
然後舞蹈團那些舞蹈家們又狠狠給他洗了一波眼睛,讓他深刻明白什麼叫做旱地拔蔥,什麼叫雲裡青龍,深刻認識到那些些輕功和武功的或許不是想象力豐富,他們只是見識比較廣,而已。
於是在某一次座談會的時候,他就帶著何米所要求的人馬和那封信共同出席,用實力給見識不夠廣的籌備組人員也狠狠洗了一波眼睛,成功給籌備組大大得增加了工作量。
所有的武戲全部都要重新設計,武戲原本的計劃全部要推翻重做,這個工作量可以把人累到哭。
當然這些事何米是不會知道的,她已經回了浙省,籌備樂家上新又一波撈錢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