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的人,心都髒。
何米在心裡默默給他鼓掌。
她本來還想說,居民補償款折成股份歸入計程車公司,再固定拿分紅,也是一份紅火的收益!
居民大部分都是國營廠的職員,大下崗基本都會被波及到,有了這一份收入,至少在下崗的時候不會山窮水盡。
可是現在……這份長線收益,沒有了,歸市政府了。
“錢不多,計程車公司的規模也大不了,效果夠嗎?”何米提醒道。
時下最流行的計程車,何米很熟悉,就是天津大發。
三五萬一輛,一百萬說多不多,也就能買二三十輛,就那麼二三十個工作崗位,撬動拆遷的根基容易,可要說是決定性作用,那就差的不止一點兒了。
總不能買桑塔納、捷達吧?
這一輛就要十幾二十萬了!
“夠,夠!”吳區長興奮得擊掌,“計程車司機,會計收納清潔工和領導幹部,至少能有五十個工作崗位!夠了!儘夠了!”
何米算是明白為什麼他明明也是個實幹的官員,為什麼廠子都快死光了。
這公司還沒開呢,你先把後勤行政人員擴充了一倍?!這樣的運營成本,你不死誰死?
當然,何米也明白這是意識問題。企業家的本能是降低成本,官員的本能是解決就業,不能說他錯,但沒有制衡一頭大,就是容易把企業搞黃。
行吧,反正就算把公司股份分給居民,他們可能也撐不到下崗潮那天。
這破公司吃棗藥丸。
“這中策和近策還可以結合起來。”何米提醒,“要是弄不到公交車路線,直接讓計程車固定時間往返接送也一樣!其他時間再跑出租嘛!”
這年頭坐得起計程車的人,也不用趕早晚高峰。
機場的華僑,政府的官員,酒店的土大款,三更半夜在舞廳酒吧門口的才是主要客戶群,除了他們別人也坐不起計程車。
“可以,可以!”吳區長一聽就知道這個方法放可行性極佳!
必須太可以了!
有這樣兩個計策,有撬動搬遷的釘子,有解決問題的策略,拆遷的主要問題可以說已經不存在了!剩下的就是操作問題,和何米沒關係。
雖然一般的上策都是“看起來很美”,但是他對何米的遠策還是很好奇:“那遠策呢?”
“在新搬遷地點做好城市建設發展。”何米一張嘴,吳區長差點以為他們互換了身份。
說官話打官腔的不是我們的特權嗎?
你個精明實幹的什麼時候也學會了這一套?!
可何米還真的不是放空炮。
“居民不願意離開原來的房子,離不開的是又老又破的小房子,是沒改造的下水管道和滿街跑的老鼠嗎?!”
不是!
這個問題不用何米回答,吳區長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他工作經驗少,又不是傻子。
何米自問自答得說下去:“是不想離開市中心便捷的生活設施!
學校,醫院,購物街,工廠,寫字樓,政府機關……
我們發現問題就解決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其實也簡單。”
喜歡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請大家收藏:()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