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何米上小學的時候何美蘭做過一段時間的工廠就是做衣服的,好歹算沾點邊,還算有點了解。
紡織廠不做服裝,做的是布料。布料嘛,頂多就是又醜又破,出不了大事。包下來找個服裝廠加工一下就可以賣了。
布料好就賣的貴一點,布料差就賣的便宜一點,就算把樂家和1號店的制服解決了都不是問題啊!何米做這事講良心,可不是他們廠子裡那些上下其手的尕布,落在政府手裡的錢比他們自己處理還要高一點。
麻煩是麻煩一點,勝在實用,好處理。
絕對不是因為紡織廠的廠區面積最大。
“那工人怎麼辦?都是積年的老工人了,有經驗有技術,都是國家和人民的寶貴財富……”
何米默默呸了一口。
真的有技術的才是財富!要是能有五六七十年代的那批老工人,那何米砸鍋賣鐵也得把人留下!
可就這群把父母基業毀成這樣的敗家子,不在社會上見識一下殘酷知道工作到底是怎麼做的,不回頭的浪子何米可不慣著!
都是做人的,憑什麼慣著一群米蟲?
“現在私企起來了,真的有經驗有技術的不愁沒飯吃!”何米想了想,好歹做了個樣子,“有心思出來闖的,1號店那邊我可以讓人照顧一下,是條路子。工人嘛,我可能也會挑兩個,我比較喜歡老工人。”
那麼大的工廠,不可能爛光了,好好挑一挑,弄幾個熟手還行。
尤其是那些四十多、五十多就給子女騰位置退休的,暴殄天物啊!
“還有一些領導幹部……”
可是這一回,何米連話都沒讓他說完:“幹部是國家的幹部。”
國家給的編制,和她一個私營企業有什麼關係?廠子黃了,這些貨是要負主要責任的!
還想跳到她這艘船上重新起飛?
我呸!
吳區長也覺得自己得寸進尺了,能處理庫存就是有一筆進賬,買斷工齡的錢總算有了,勉強達成目標。
關鍵還是拆遷的事。
“那拆遷的方法……”
“我做生意是不會讓誠心的合作伙伴吃虧的。”何米笑得意有所指,但是當官嘛,臉皮不厚還叫官?八風不動神態自如,看何米s諸葛村夫,“我這裡有遠中近三策,先聽哪一個。”
這說法新奇啊!
“不都是上中下三策嗎?”
我也是看過《三國演義》的人!
“都是能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是成本不一樣,見效的時間不一樣,沒有價值的區別,怎麼分上下?”
何米吐槽,“什麼叫下策?那是會有巨大隱患卻受限於環境和條件只能出的餿主意那才叫下策。”
我有,但是不能說啊!
“先說近策。”吳區長連秘書都沒叫,親自拿筆疾苦。
“近策簡單,百姓的訴求主要不是在錢上,而是因為他們就在附近工作,搬遷地點太遠,交通不便利,那就幫他們解決交通問題,工作就好做啦!”
“交通問題?”吳區長若有所思,覺得自己好像明白了什麼……
可就是抓不住。
還是直接抄答案吧。
“怎麼解決?”
我說的有這麼複雜嗎?<p,臉上笑嘻嘻得吐出三個字:“公交車。”
喜歡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請大家收藏:()成為首富從1991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