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米風風火火的走了,留下馮姨還在詫異得追問:“你們這裡拿貨還要預約?還要排隊啊?!”
萬事俱備,東風已起,那錢就跟水一樣嘩啦啦得往兜裡淌!
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一個攤位裡每天平均能流動四五百的貨物金額,五百多個攤位,一天的流水有多少?
答案是20萬人民幣!
而因為百分之五十的豐厚的利潤,這筆錢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何米推測,十天就夠把這筆錢推成100萬元!
何米就這麼突兀得,成為了百萬富翁……
雖然是能掌握百萬元的資金不是個人資產,但是別人不是這麼認為的!
而水的來源,還不止這一股!
何米的廣告做得好,在客運中心和火車站這兩個商販進貨必經之地幾場機場大事,幾乎整個盛海都知道何米這麼一號人了!
火車站的大事……
不就是螞蟻搬家嗎?
就算自己嘔固定渠道也會來何米這裡看看,看著看著就會在何米這裡進一點貨物,進著進著就越來越多了……
價格優勢,就是這麼兇殘!
火車站和浦東兩個大倉庫,每天車水馬龍一樣,人流量堪比天上人間,不說利潤多少,但是資金滾動數額也卻是兇殘!
何米分身乏術,乾脆把連韓梅梅在臨州的那個門市部也順便接納了,成為臨州分部,貨物分批,電話指揮。
幸好模式都是運作熟練的,何米還運作的過來!
一號店的外銷貨物,每天的流水也是按照十萬來計算的。
只是何米稍微動一下手腕,在3月2日的時候調整出兩百萬人民幣?
毛毛……
咳,總之不是難事!
而在這個時候,認購證的價格,一套白板叫到4萬其實沒有什麼壓力,比起3000元的買入價,這就已經輕輕鬆鬆翻了十幾倍了。
這種機會也就現在有,再過十幾年,這種一個月翻個十幾倍利潤的事,恐怕只有在《刑法》裡才找得到了。
92年盛海股票認購證的第一次搖號,是電視直播的,何米算了一下,中籤率大概在百分之十左右。
何米運氣其實挺好的,一萬一千多張認購證,中籤1145張!
這個時候多中少中個幾十張,那就是幾萬上下了!
股票認購證的兌現操作其實有點複雜,說白了就是用錢把中籤的股票買下來,轉手在二級市場出售,丟擲後的資金繼續認購新股,一股能兌現多少現金,其實還得看中籤的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反應。
但是因為市場是在是太飢渴了,只要搖到,就是大賺!
發行的是7家公司的股票,10元面值的股票發行量705萬股,中籤號可以購買相關公司的股票30到50股不等。
也就是說,每張中籤號最少也是價值300元!
最少!
不可能的少!
市場上根本沒有人這麼賣的!
除非是李少!
實際上,股票進入二級市場的價格……基本沒有低於翻了20倍的!
何米算算自己手上的股票,看看不斷波動,但大概是坐火箭一樣一路瘋長的股票,在心裡做了個簡單的數學題。
1張中籤號,盈利平均大概在1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