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曾經在60年代《甲午戰爭》中扮演民族英雄鄧世昌的國家一級演員李默然,為舉辦第二屆中國戲劇節籌款20萬元,猶豫了2個月才決定接了一個三九胃泰的電視廣告,結果卻引起譴責,有觀眾,甚至是戰士寫信抨擊批評表達失望,認為他侮辱了鄧世昌這個角色。
這件事給李默然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從此以後再也不接廣告。
而那二十萬,實際上一分都沒落他的口袋。
實際上,這也側面說明,九十年代的人對廣告的態度兩極分化,一部分人十分盲信,一部人極度厭惡。
而義務商販多,大部分都是後者。
真正吸引他們的原因很多,比如何米這一手修煉十幾年的銷售技巧,遊街的風光,“他都買了”的心態,最重要的,還是四個字。
包裝保修!
換四個字:售後服務!
修個電器,太難了!
電視機都是抱回去自己裝,壞了想要找人修?等著買酒買菸的伺候大爺吧!
更別說你在這兒買家電,還有人專門騎著三輪車給你送回去啊!
不僅省趟車錢腳力,要的就是“我買大彩電了”遊街的這份威風!
買它!
綜合來說,這一套營銷組合拳打下來,何米還算滿意,只是還有細節可以最佳化。
何米看著空曠中帶著些許狼藉的店面,反思不足。
“這東西準備得還不齊全啊……”何米嘟囔,“老谷叔,幫個忙,去買點花生瓜子糖果茶葉一次性紙杯回來,還有熱得快,要備著熱水啊。”
熱得快這種東西很多00後都已經不知道了,何米還是小時候賣過,加上學校那嚴重跟不上時代的防火通知裡一直掛著車尾才記得起來。
那形狀酷似一把寶劍,劍柄連著電線,劍身是螺旋的銀亮金屬管,插在熱水壺裡可以燒開水。
老谷叔被人潮帶的發暈,連煙桿都不敢拿出來,蒙了半晌才上來問:“為啥要備著這個啊?”
“招待顧客啊!售後成本高,售前服務是賣貨的關鍵啊!”
“何同志,我怎麼就想不通,你早上,為什麼要跟那個老闆說是拆出來的?”老谷叔人情練達,不可能看不出來,何米那個時候是故意說已經拆封,故意給他討價還價的理由。
還有那個售後時間……
“為什麼要多給他寫幾天?”
何米忙了大半天,已經不大記得第一筆生意的細節了,想了下才記起來:“因為要讓顧客覺得佔到了便宜。”
“可是,咱不是吃虧了嗎?”老谷叔想不通,又怕何米煩了她的提問哂笑,“我這也不懂做生意……”
“老谷叔就當自己是顧客啊,你就算買斤瓜子兒,一個讓你嘗一個不讓你嘗,你買哪家?一家平稱,一家稱頭翹起來給你看,你買哪家?一家給你抹零頭,一家不抹,你下次還會去哪家?”
“瓜子兒茶水多少錢?彩電多少錢?讓他嗑個十斤八斤的,只要能多賣一臺彩電,就值……”何米話音未落,門口停下一輛白色車身上塗著花花綠綠的大字的天津大發車。
“這是,這是被偷了?”一輛白色外殼,上面寫著腦袋大的標語的麵包車招搖過市停在門口,在人前就少言寡語的韓梅梅驚得聲音都走了調。
要不是外頭多了個招牌,她還以為自己穿越了!
何米剛想出來給她個熱情的擁抱,就被氣的甩了個熱情的白眼:“你就不能盼點兒好?”
這裡是義務!八十年代末期就有幾千個萬元戶的地方!一天賣個四五六七八臺彩電,很稀奇嗎?
大彩電在車裡摞得整整齊齊,就是空了點,何米拍了拍其中一臺彩電。
“這臺先別卸車。等石國斌他們回來了,直接開著車給人上門安裝去,不用等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