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瀾國以東高低起伏的碧色山巒中,升起一股嫋嫋的青煙,這裡隱藏著西瀾國一個著名的尼姑庵“忘念庵”。如果有人擅長風水之術,一定不難看出這個地方是一處絕佳的墓穴選址。
它的出名,是因為傳說這裡居住這一位“仙姑”,據說她能一眼便看出人們心中所思所想,為迷途的世人指點迷津。
但不是每一個“迷途的人”都能得到指點,只有天命選中的有緣人才能見到這位仙姑。
山腳下,一級級石階,抬眼望去彷彿要直通“天庭”。然而每一天都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徒步而上,他們中不乏衣冠華貴的官人、商賈家眷,也有破衣爛衫的貧民、乞兒……總之,絡繹不絕。
山中岔路眾多,迷障重重,沒有庵中僧人的帶領,來人都是走失其中,然後在不知不覺後回到山下。
白色的濃霧籠罩在山間的每個角落,人眼大概只能就看到身前幾米開外的青松、綠地。
抬頭不見天日,四周全是樹木,完全喪失方向。
“皇……夫人,您身份尊貴,怎麼能來如此……之地,要是出了什麼意外,女婢們怎麼向老爺和公子交代!”
長時間的困頓,不知方向,看不到天空,更不知道時間,讓這個素來穩妥的長事婢女也慌了神,差點說出了不該說的話。
“青璃,心誠則靈,我們在堅持一下,一定可以見到‘仙姑’。”
平凡的衣著遮不住婦人身上散發出來的貴氣,三四十歲的年紀卻身段婀娜,肌膚白皙。
額頭上的汗珠、急促的喘氣聲無不昭示著她的疲累,可是眼神裡的堅定,支撐著她一步步向前。
可以想象,她一定是有“極為”重要的事,需要求助於“仙姑”。
汗水順著她的臉頰流下,夾雜著脂粉,讓其也透著一股香味兒。
白霧中隱約看到一個人影走來,雜草叢生中步履輕盈,毫無聲響。然,漸行漸近,直到看出她身上的僧侶之服,定是來自“忘念庵”無疑。
女子驚喜萬分,卻也未曾失態,連同著身邊的婢女一起向來者行了個禮。
“敢問師傅,可是來自‘忘念庵’?”
“貧尼是奉仙姑之意,特來引渡有緣人,施主請隨我來。”
引路者沒有直接回答女子的疑問,雙手合十,嘴角帶笑,這笑容既不疏離,又不親近,讓人舒適的恰到好處。
那婦人微微點頭便跟了上去,要知道這山中的路可是不好找。
婢女攙扶著婦人,一路走來,饒是她平日裡記性甚好,也沒有記住來時的路。
不一會兒,白霧退去,一座古香古色的庵堂便出現在了兩人眼前。圍牆、房舍都常規的寺廟模樣,倒也沒什麼特別的,只是正中間有兩道大門,一開一閉,略微有些奇怪。
緊跟著來使從開著的大門而入,兩人都注意到,從裡面並不能看出有另一道門的存在。
進入院子正中的大殿,來使讓她們稍後,便退了出去。
大殿中並未供奉“神佛”,只有一個巨大的香爐,香菸嫋嫋,卻不知誰來享用?
跪坐於蒲團之上,婦人閉目祈禱,對著香爐將心裡將所願一一道來。接過婢女遞來的香,三叩首,焚香禱告。
作為婦人身邊最親近之人,婢女卻不知道婦人近日最大的煩惱到底是什麼?讓這個出身高貴,一生榮華的女子不辭辛勞來到這裡!
不知何時,在兩人的正前方出現了一個,身著紅色僧服,頭戴黑紗斗笠之人。
鮮豔的僧袍和悄無聲息的出現方式,著實嚇了兩人一跳。
這個不會就是那位“仙姑”吧?
婦人暗想著,剛想問出口,卻聽得那人說道,“貧尼,是忘念庵的住持,施主,無中生有,無亦可有……”清靈的聲音像是一股清泉直擊心扉。
婦人聽後喜從心來,讓婢女拿出了捐贈的香油錢,便千恩萬謝的走了,忘念庵規矩“入庵者一刻不留!”
“哇塞!這女人可真有錢,也真捨得花錢,弄的我都好奇她求什麼了?”
一臉看著錢就要流口水的模樣,就這麼不合時宜的出現在了一個身穿僧袍的人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