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相對孫明的人口增長速度來說。
這些糧食顯然也不能支撐多久。
所以大規模開荒種地勢在必行。
但開荒種地的前提是,必須得有足夠多的土地才行。
現在伏俟城和都蘭城兩座城內的土地能種的基本都已經種上糧食了。
但這明顯還遠遠不夠。
而兩座城眼下都處在戰爭的危機當中,敵軍大部隊隨時都有可能過來攻城。
城外不安全。
所以也不能讓臣民到城外去開荒種地。
因此糧食問題還是得不到根本解決。
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現狀。
孫明覺得是時候把自己的勢力範圍再往外擴一擴了。
如果說伏俟城和都蘭城構成的勢力範圍只是一條線。
那麼孫明現在需要第三座城池,來將自己的勢力範圍變成一個三角形的面。
這樣一來,處於三座城池勢力範圍內的土地相對來說就會比較安全。
這樣就能讓臣民到城外去開荒了。
就當孫明在為下一步該取哪座城池做謀劃時。
伏俟城突然傳來一個訊息。
經過二十天的艱苦跋涉,趙雲押送的馬隊終於抵達伏俟城了。
孫明知道後大喜。
因為趙雲押送的馬隊不僅帶了兩萬套諸葛連弩。
而且還帶來了足夠十萬人消耗半個月的糧草。
這天清晨。
天矇矇亮。
孫明還沒睡醒。
都蘭城就收到了一則哨探急報。
青海湖的東面,有十五萬大唐兵馬陸續抵達了吐谷渾的西寧城。
有來自甘州的五萬騎兵,來自涼州的五萬步兵,以及來自鄯州的五萬雜兵。
其中來自鄯州的五萬雜兵裡,還有大量的攻城雲梯、衝車、以及投石車......
孫明頓時就愣住了。
他沒想到侯君集不僅一次性調來了大唐三座邊城的兵馬。
而且還調來了大量的攻城器械。
儘管伏俟城和都蘭城在吐谷渾這片地方已經屬於規模巨大的城池了。
但如果跟中原地區的城池比起來,最多也只能比得上一個中等規模的縣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