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尉遲敬德的內心其實早就已經掀起波濤洶湧,驚濤駭浪了。
因為此地雖然名叫隴門關,但從前朝淪落至今,其實只剩下一片斷壁殘垣而已。
既不能阻礙強行,也無法駐軍。
前幾天尉遲敬德率大軍由進入河谷的時候,這裡除了滿地狼藉以外什麼都沒有。
但是現在。
這裡不但憑空出現了一道高十幾米,長數百米的石牆。
石牆外面滿是壕溝和鹿砦,而牆上則是旌旗招展,甲兵林立。
一眼看去。
無數士兵正手持連弩對準牆外。
很明顯他們都是孫明的兵馬,而且是蓄謀已久,早有準備,知道自己會率大軍前來。
面對這樣的陣勢,李大亮滿心憂慮地問道:“大將軍,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自從經歷了白天那場攻城戰以後,李大亮現在看到弩兵就有點後怕。
面對如此強大的弩兵,沒有足夠的盾牌和呂公車,那無異於是去送死。
尉遲敬德顯然也明白這一點。
所以此刻他並沒有說話,也沒有對大軍做出任何指令。
他深深地看了這隴門關一眼。
心裡已經產生了撤軍的念頭。
因為隴門關現在已經被封死了。
想要從豐州和涇陽運送呂公車的計劃已經徹底落空。
他現在實在想不出別的辦法來對付孫明手下這些戰力恐怖的連弩手。
與其讓自己的十萬大軍在這些連弩手的手下白白丟掉性命。
不如干脆帶著他們儘早撤離。
以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戰功和名望,最多就是被陛下責罰一頓而已。
等下次準備妥當了再來收拾孫明,將功折罪也不遲。
想到這裡。
尉遲敬德緩緩轉身看了李大亮一眼。
隨後極不情願地對他說道:“大亮,為今之計,唯有撤軍了。你去傳我軍令,大軍撤出隴山河谷吧!”
李大亮聽了之後頓時一怔。
但是他心裡清楚尉遲敬德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並且他對此舉也表示深深贊同。
“末將遵命!”
不過很快,李大亮又想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可是大將軍,這隴門關已經被封住了,我大軍該從何處退兵?”
尉遲敬德白了李大亮一眼,並且用一種教導的語氣對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