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妹,你跑什麼呀。”
“壞東西,又來亂摸……”
“不要跑,讓相公親個嘴兒。”
“臭流氓,還一代名臣,哪個名臣像你這樣。”
“哈哈,這就是師妹你不瞭解史了,大多名臣都是才子,才子自然風流。”
“你的意思是名臣都是色狼?”
“我可沒那麼說,我只是說風流而已。”
“不許你做名臣了,做個奸臣吧……”
“奸臣更風流!”
“哼,色狼,看我一指禪!”
“啊,師妹,不要啊,救命!”
……
時間流轉,春日去,夏日至,夏日去,秋日來。
轉眼之間就到了會考的日期。
齊飛並不知道,在這近半年的時間裡,長安城內瘋狂地流傳著三首詩,一首《勸學詩》,一首《無題》詩,一首《涼州詩》,長安城內的文人從驚訝,到仰慕,再到潛心研究這三首詩,竟然已經成為了風尚,尤其是最後一首《涼州詩》,竟然已經被不少私塾學院,直接納入了學業之內,
所有人都納悶,這三首詩的作者是何方神聖,竟然能做出這樣的神作,為什麼古時先賢中沒有此人的名字?
漸漸的人們從各種渠道,得知了這三首詩竟然出自一個年輕書生之手,大吃一驚之下,都開始查探起此人來,但卻得不到太多的訊息,最後只是聽說這姓段的書生,可能會參加今年的會考,一時間,長安城裡,那些賭坊之中,在三甲的押注之內,暗暗的加上了段春秋的名字。
齊飛不知這些事,即使知道了也會一笑置之,那首《涼州詞》,即使在地球古代的東方,也是大大有名氣,曾被明代王世貞推為唐代七絕的壓卷之作,此時,在這修真文明的唐國之內,被如此推崇,也不是什麼值得驚訝的事情。
大唐天寶九年,八月初一,會考開始。
天下舉子,三千又三百三十三人,都是從過往鄉試之中脫穎而出的才華橫溢之輩,其中有老有少,有窮有富,不一而足。
考場設在長安城內東南貢院之內。
考場內共有五千多的考間,每一間都是長三米三,寬三米三的小格子,舉子入內,除非文章做完,或者棄考,否則三天之內不許離開,一應吃喝拉撒,全部都在這小格子之內。
此次會試的主考官,不似以往,由當朝的左右宰相擔任,而是由禮部尚書左天祥擔任,雖然這左天祥只是一名正二品的尚書,不是一品高官,但他有大學士銜,最重要的是,他乃是當今之世有名的學問大家,有名的詩詞大家,所以雖然他官階不如宰相高,但論起學識卻是當朝數一數二的官員。
兩位副考官,也極其有名,一名乃是御史臺的御史,王勤鐵,一名乃是吏部侍郎金有為,都是當代一等一的才學厚重之輩。(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喜歡冒牌大帝請大家收藏:()冒牌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