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不成仁義在。
雖然買賣沒成,但出來看看貨也不錯。可就在即將散場的時候,又來了一個收參得老闆。
這老闆一瞅就是個外行,但他帶了個小夥子,那小夥子至今都讓趙軍記憶猶新。
當時瞅他也就二十左右歲,相貌極為俊朗,要不是衣著寒酸,趙軍都當他是貴公子。
就是這個小夥子,過去看了一眼那苗參,回頭在老闆耳邊低語幾句。然後那老闆直接給參把頭一口價,二十四萬。
當時在場的其他人,包括參把頭都是一愣,但隨即便以二十四萬成交。
後來趙軍才聽說,那苗二十四萬的人參運回國,價格整整翻了十倍,賣出了二百四十萬的天價。
而且,還是賣給了參販子。
那是99年,一苗野山參二百四十萬,已經趕上趙軍大半身家了。
一年後,機緣巧合之下,趙軍在遠東原始森林裡放山時,又遇到了那個小夥子。
那天趙軍和同伴在一處河沿邊放著了三苗棒槌,倆人滿心歡喜地走了。
可在二人準備做飯的時候,卻發現身上的鹽袋不見了。
沒鹽肯定是不行,趙軍和同伴返回去尋找時,在他們放出人參的河沿邊,趙軍又看到了那個小夥子。
那小夥子之前肯定是躲在暗中觀察趙軍他們抬參了,等趙軍他們走後,這小夥子把趙軍他倆抬參的窩子都找出來了。然後人家根據他們抬參的位置,推算後斷定這河沿邊一定還有大貨。
趙軍他倆藏在一旁,眼睜睜地看著小夥子抬出一苗四品葉、一苗五品葉。
這誰能受得了啊,趙軍和同伴上前與之理論,一言不合就動起手來。結果那小夥子手上有工夫,趙軍吃了虧,但不打不相識,那小夥子雖有一身能耐,但他是被人逼進這深山老林的,他身上沒有什麼吃的。
趙軍請那小夥子吃了一頓大米粥拌鹹鹽,小夥子念一飯之恩,給趙軍他們講了些「粗淺」知識。
那跨海尋參之術,就是那小夥子教給趙軍的。這對趙軍而言是大能耐,但在人家那裡不過是皮毛罷了。
因為趙軍無意間曾聽那小夥子說過,人參不但有跨海,還有探舌。可探舌到底是什麼,小夥子卻沒說。
一晃二十年,說來也奇怪。
趙軍重生之前窮困潦倒,不是沒想過上山抬參。但他多次上山都一無所獲,反倒是屯子裡幾個老孃們兒,上山撿軟棗子都能
看著紅榔頭。
這正應了放山行裡的那句話:無福不見野山參。
重生以後,趙軍感覺自己很有福,如今他知道好幾個老埯子的方位。其中王寡婦門框那個老埯子,在趙軍前世能幫助龐瞎子一家成棟地買樓,今生也能助自己發家致富。
還有白三指的那苗連體棒槌,趙軍心善地決定要幫白三指擺脫家破人亡的悲劇,那就一定得搶在白三指之前將這苗參抬出來。
可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放山的活兒,一兩個人不是不能幹,但效率太慢。
所以趙軍也想過,實在不行就等來年馬玲過門以後,自己效法那白三指,帶著爹、娘、媳婦上山。
「兒啊!」正想著帶她上山呢,王美蘭就自己找過來了,她到這屋低頭在趙軍耳邊小聲道:「你上那院看看去,看你叔他們差不多了,招呼他們過來吃飯吶。」
剛才事發突然,李大勇一家三口沒等吃完飯就殺出去了。這半個小時都過去了,要是一直打,李如海早都沒命了。
王美蘭猜測要麼是李大勇兩口子正在對李如海進行思想教育,要麼就是一家人不好意思過來。
所以,王美蘭派趙軍過去招呼一聲。
反正趙軍也吃完了,他起身穿上棉襖出去,翻牆到西院,在東窗戶前經過時往屋裡一看,李如海正在地上跪著呢。
而他前面,李大勇、金小梅一左一右地坐在炕桌兩側,應該是數落李如海呢。
見此情形,趙軍並沒在李家屋門前停下,而是繞到房後看花妞妞去了。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