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顆熊膽,是趙軍和李寶玉同一天殺出來的,這麼巧是因為棕熊追殺黑熊母子,結果被二人來了個黃雀在後。
看著那大棕熊膽,鄭學坤有點惋惜,這麼大個兒的棕熊膽,是不能冒充黑熊膽了。
第六顆熊膽,還是黑熊膽,但個頭可是不小,比之前那幾顆黑熊膽都大,將近半斤。
這顆熊膽生前的主人也不一般,老江頭子和陶大勝都死於它的爪牙之下。
第七顆熊膽,又是黑熊膽,比前一顆還大,瞅著怕是得超過半斤了。
正是因為這熊長得也大,被顧洋看成是七八百斤的大黑瞎子,甚至還嚇尿了褲子,被李如海在屯子裡好頓宣傳。
趙軍家這些熊膽,按獲取先後掛在房樑上,鄭學坤伸手一劃,選的這些都是開春以後打的。
但不管早晚,都是陰乾了的,膽皮裡都是熊膽粉。
接下來,就是算賬了。
鄭學坤回身衝鄭東海一招手,鄭東海從蛇皮袋裡拿出個秤。
這秤是他爺倆收木耳、蘑孤用的,今天情況特殊,用來稱熊膽倒也無妨。
先稱那陰乾的棕熊膽,往秤盤子上一放,這邊提提手,那邊掛上秤砣一扒拉,秤砣高高,看那秤桿子上,斤兩分明。一個大星是一斤,中間小星為一兩。
秤砣在八兩、九兩中間,偏九兩一些,趙軍讓鄭學坤佔點便宜,算他八兩半。
按剛才二人定的價,一斤棕熊膽三千塊錢,八兩半就是兩千五百五十元整。
從秤盤子上取下棕熊膽放在一旁,鄭學坤拿起最大的那個黑熊膽,先放在上面,等他去拿第二個的時候,卻被趙軍攔住了。
鄭學坤是想,反正是按斤,黑熊膽大小單價都一樣,那就全放到上面一起稱唄。可對趙軍他們來說,這些熊膽,有的分三份,有的則分四份,所以就得一個個稱過。
趙軍的要求,鄭學坤並未拒絕,從趙軍不賣他那四個熊膽的事上,鄭學坤就看出來了,趙軍和其他的跑山人不一樣,不是自己能拿捏的。
反正就是費點工夫,能掙錢何樂不為呢?
鄭學坤提秤稱出重量給趙軍看,可趙軍卻叫張援民道:“大哥,你來瞅一眼。”
張援民雖站的不遠,但他低著頭,把手舉過腦門一搖。而此時,李寶玉和解臣也退回到王美蘭、金小梅身後。
見此情形,趙軍便往秤桿子上看去,見秤砣正好懸在五兩處,就道了聲:“半斤。”
鄭學坤沒把這顆熊膽拿下,而是又放上一顆熊膽,然後快速移動秤砣,趙軍一看兩顆熊膽重量在九兩四錢左右,那麼也就是說,第二顆熊膽重四兩四錢。
“四兩四!”趙軍說完,鄭學坤又把一顆顆熊膽往秤盤上放,每放一顆,都稱出重量給趙軍過目。
而剩下的四顆熊膽,經過趙軍計算,重量分別是三兩一、二兩三、四兩和二兩六。
六個黑熊膽,總重二斤一兩五錢。
按著趙軍和鄭學坤約定的,黑熊膽四千塊錢一斤,那六顆黑熊膽,就是八千五百六十元!
再加上剛才那顆價值兩千五百五十元的棕熊膽,總共是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元整。
這時,趙軍看向鄭學坤,問道:“鄭師傅,不再來兩個了?”
鄭學坤聞言,苦笑道:“小趙啊,我們先收這些,等下次來的。”
說著,鄭學坤衝鄭東海一招手,鄭東海從蛇皮袋裡拿出個帆布兜子。這爺倆從老家過來,一共帶了兩萬塊錢,但不能都收熊膽,還得弄點別的東西回去。
趙軍見鄭學坤要掏錢,忙道:“鄭師傅,咱進屋坐一會兒。”
這年頭,還沒有百元大鈔。
市面上流通的最大面額,就是十塊的。而第三版十元紙幣,俗稱大團結。百張大團結為一沓,一沓是一千塊,這七顆熊膽得換十一沓還多。
這麼大一筆錢,必須當面結,當面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