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是怪事,愣場的兩個工人,見著林場驗收員都不打招呼,卻離老遠地喊張援民。
這倆人,明顯是讓張援民給忽悠瘸了。
要是說李如海適合從藝,說評書、相聲的話,那張援民這老小子,絕對適合去搞傳銷。
見被趙軍說破,張援民哈哈一笑,道:“兄弟,你給大哥安排那愣場,大哥可是沒白去。”
“呵。”趙軍呵了一聲,道:“大哥,你也不是去幹活的呀。就那杜春江,都那麼巴結我了,他都不敢要你,說啥也讓我把你領回來。”
趙軍此話一出,解臣卻是一怔,他不知道這裡面的具體情況,但就他來的這日子,解臣感覺這些人太有意思了,他家那邊十里八村一年的熱鬧,也趕不上趙軍他們這一個屯子啊。
一旁的李寶玉卻是忍不住笑,他可是知道那杜春江為了巴結趙軍,先是送狗,後來又送槍。
就不算請趙軍吃喝的花銷,就送的這些東西加起來,少說也得有兩千塊錢。
可這就,杜春江都不敢留張援民吶。人家杜把頭說了,張援民才來三天,就整得他們愣場人心渙散,要是再讓張援民擱那兒混兩天,他那愣場坐地都得黃了。
“呀,回來啦。”突然,一個聲音從院子裡傳出,張援民聞聲就問:“你咋來了?”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媳婦楊玉鳳。
楊玉鳳白了張援民一眼,道:“你看你說的,你能來,我就不能來了?”
說完,楊玉鳳就跟趙軍他們打招呼。
等眾人一起進院,就見院裡擺了好幾個大盆,王美蘭、金小梅和李如海正坐在當院切蘿蔔呢。
這是準備醃蘿蔔鹹菜。
而楊玉鳳,很顯然是過來幫忙的。
在農村就這樣,誰家有什麼活,你幫我幹,我幫你幹,人多幹的快,還能擱一起嘮會兒嗑。
正好趁著人多,李寶玉、解臣把裝獾子的麻袋拽到院子裡,九個大獾子往當院一倒,兩家院子裡的狗就叫個不停。
等趙軍呵斥住了狗,王美蘭過來滿意地看了一圈,這些獾子都是給她煎雞蛋治胃病用的,有了這些就不用吃那野豬肚子蒸小米了。
想到此處,心情大好的王美蘭一揮手,喊趙軍道:“兒子,你們給獾子扒皮,完事兒媽這邊就燉,咱中午都擱一塊吃。”
自從條件好起來了,王美蘭就喜歡張羅聚餐。
這不麼,看著九隻獾子擺在地上,她就要開席。
“這個……”趙軍聞言,卻是有些遲疑地道:“媽,我們下午還得上山呢。”
這都十一點過五分了,扒獾子雖然快,但燉不得燉一會兒麼?
而且這山牲口的肉,可不像大鵝、小雞那麼好熟,燉一個多小時能吃上就不錯了。
照這麼算,等吃完頓這飯,也就離太陽落山不遠了。
聽趙軍說他們下午還要下山,王美蘭忙問:“兒子,你們下午還幹啥去呀?”
“上山套套豬蹤。”趙軍說著,還對王美蘭使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