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眼見宋師道在兩軍之前耀武揚威,婠婠大受其挫,葉山海立刻揮軍策應,他這一支封鎖去路的側軍開始全力回返,但是依舊難以挽回局勢。
對面的宋師道知是時候,擂鼓震天響起,在萬眾矚目中現身,大喝道:“魔門妖人氣數已盡!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魔門一方士卒將領頓時人人心神被擾,在主帥身死後,他們早已心中慌亂,如今見敵將如此威勢,立刻陣勢一陣混亂,恐慌像瘟疫般蔓延全軍,任由大將們呵斥依舊不見效用。
見此良機,宋師道豈肯錯過,當即大喝道:“弟兄隨我來!”
蹄聲震耳下,二千精騎,隨他衝陣而出,一路狂飆,朝魔門一方殺去。其他人馬仍緊守崗位,堅拒敵人的衝擊,箭矢漫空,嚴陣以待。
這一邊,在林士宏身亡後婠婠已移往大後方,更負起全域性總指揮之責。
勁弩和投石機忙個不休,配合仍固守本陣的部隊,艱難抵擋宋師道揮軍攻來的衝擊。
雙方不停調兵遣將,婠婠因林士宏之死一時陣腳大亂,更由於摸不清楚宋師道的門道,只能見招拆招,以抵擋應付從後而來的攻擊。
戰場上喊殺連天,恍若人間地獄。宋師道一馬當先,手上強弓連珠箭發,專挑那些試圖收攏兵力抗拒的小頭目下手,箭無虛發。
一時間魔門軍心更亂,被他與二千飛騎狂暴的衝進大軍本陣之中。
他這才收起強弓,長刀出鞘,擋者披靡,整隊人馬就像一把巨型寶刀,而他正是刀鋒銳處,一下子就把魔門撤離回來的先鋒隊伍衝成兩截,殺入隨後的騎兵團去。
以千計的精騎從四方八面衝來攔截,卻沒有人能是他對手,手下見主帥如此勇猛,人人奮不顧身緊隨他後,殺敵抗敵,宋師道帥旗到處,人仰馬翻,戰況慘烈至極點。
宋師道人仗軍勢,視在己方軍力數倍之上的敵人如無物,望著婠婠帥旗高起的本陣殺去,沒有人能阻止他片刻。
葉山海這一方仍堅守階地,幸得宋師道沒有來衝亂這一側進攻的隊伍,使他的部隊所受壓力大減,他在敵人推進至五十步許的距離,下令刀箭手收弓回刀,往前衝殺,趁對方隊形未整,己方士氣大振的當兒,步騎兵全軍反撲。
終於穩住了軍勢。
只是,這一角的僵持不下卻是絲毫阻擋不了整個戰局的潰敗,當下葉山海心中一橫,便要效仿剛剛這幾人所為,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只是此刻葉山海身為統軍者,卻是無法騰出手來,一時間只得先與婠婠集合,將軍士託付與她,再做計議。
葉山海與婠婠終在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戰場核心處會師,潮水般往西退卻,突圍之路以已暢通無阻,可是他們二人卻曉得前路仍是艱辛,敵人退而不亂,何況宋師道的主力大軍懸而不發,那才是突圍軍最致命的威脅。
戰爭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突圍軍然後且戰且退,宋師道的聯軍重組後集結二萬步騎兵,窮追不捨。
待突圍軍撤到南端出口的山頭陣地,立即全軍反撲,加上的生力軍,終守穩陣腳,迫得大軍後撤。
由出擊到突圍,戰至此時,雙方各有傷亡,突圍軍由一萬八千人減至一萬餘人,陣亡者達八千之眾,更失去主將,可見戰情之慘烈。
不過這一刻,隨著葉山海把手中的兵士委以他人,立刻便讓葉山海心中殺機湧起。
他要全力以赴,讓宋師道等人知曉,有些事他們可以做的,自己也可以做的。
況且,這一回前來援救的佛門眾人已經是佛門最後的箐華,只消葉山海將他們斬殺,那日後的魔門一統之路就不知道輕鬆了多少倍。
只是葉山海念頭剛起,想要先去強行斬殺宋師道,再尋其他人晦氣時,伴隨著周圍士卒的怒斥聲中,他赫然發覺師妃暄與嘉祥,智慧已現身在他的面前。
看來葉山海想到的,他們也有所慮及,所以索性先下手為強,只接尋上了葉山海。
兩方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也不多說,劇烈的戰鬥瞬間開啟。
較以往與他人任何一趟交鋒均截然有異的是他不但要保命,更要拋開所有個人的因素,為了日後大局擊殺這幾個,破去正道最後的依仗。
砰!葉山海再不理會嘉祥與智慧配合下突如其來,令人防不勝防的進擊,體內真氣大半凝聚在手中寶刀上,斬出完全針對師妃暄的一刀。
三年不見,師妃暄赫然已經知恥而後勇,踏入大宗師境界,她原本就與婠婠資質相若,有此突破倒也不意外。
而在圍攻葉山海的三人之中,嘉祥與智慧二位尊者守禦有餘,鋒銳不足,於是有了他剛剛的選擇。
勁氣交擊,葉山海卸去對方一半力道,再借另一半真勁,離開馬上,斜掠往右方的林地之中。
師妃暄見此大為吃驚,剛才那一擊,是她領悟劍心通明步入大宗師境界的最強一擊,豈料這麼不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