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山海這一刀,赫然已經有宋缺天刀八法的五六成神髓,難怪會讓宋缺心思微變。
剛才的一刀,他已盡得宋缺所言身意的法旨,純憑心神合一後的超然狀態,任由身體去作出最精微的反應。
他的心仍是靜若月照下的井水,無驚無懼,拋開成敗得失。
噗!噗!噗!連跨三大步,在雙方眾目睽睽下,看似比不上急退的宋缺的速度,竟能趕到宋缺左側刀勢的空處,揮刀疾砍,無聲無息的划向宋缺左脅。
高手如席應,婠婠之輩,都看出這三步大有學問,不但跨出的距離不一,急緩有異,最厲害是其縮地成寸的玄奧作用,令宋缺未能及時反擊。
見此,宋缺低吼一聲,扭旋身體,寶刀幻作漫天顫動的異芒,迎著葉山海罩去。
葉山海一個旋身,刀勢不改,改變成向宋缺後頸斬去,極具移形換影之妙。
他手中刀由沒有聲息變成破空呼嘯,青芒大盛,到此全場始知他剛才用的竟是虛招,真正的力量集中於此旋身疾砍的一刀。
圍觀者無不歎為觀止。
要知若先一刀是注足功力,後一刀絕不能像如今的凌厲驚人,倉卒變招只能予敵可乘之機。
說到底仍是他的步法生出作用,令虛招成為深具威脅的必殺一刀,使宋缺不得不全力反應。
正因是由虛變實,才讓對方看不破摸不透。
當!宋缺施展渾身解數,勉力以刀尾挑中葉山海必殺一刀的刀鋒,但刀勁再侵體而來,葉山海低呼一聲,往前一晃,哈哈再笑,搶到他身後。
就那麼一刀劈在空處,生出的氣勁狂飆,捲起一蓬塵土,形成一個像天魔秘法的氣勁力場。
宋缺生出要往刀僕跌過去的駭人感覺,在葉山海一招比一招驚奇、一招比一招出乎意料之外的凌厲刀法下,他本是大好的局勢驟然間被打亂了。
在眾人瞪目結舌下,葉山海人隨刀走,一縷輕煙般越過與對方間的距離,朝敵手照頭照臉的劈去。
這看似簡單的一刀,刀勢卻把宋缺完全籠罩,氣勢緊鎖下,他是避無可避,只能硬拼。
先前他是迫葉山海硬拼,此刻則是在絕不心甘情願的心態下被牽著鼻子去硬拼。
二刀交擊,宋缺雄軀劇震,再退三步。
葉山海暗呼可惜,若自己刀法在高明些,加上借來的氣勁,至少可令宋缺吐一口血,此刻只能把對方震退三步。
可見他刀法比起宋缺還是差了不少,剛剛只是借宋缺心思變化才佔了便宜。
作出個要往宋缺左側搶去的姿勢,他這動作深具感服力,包括婠婠等在內,在他姿勢形成的剎那,誰都以為他是重施故技,想移至宋缺刀勢弱處另組攻勢。
宋缺也有這錯覺,但他和旁觀者不同,因是性命悠關,必須爭取時間先一步作出反應,立即側身運刀,希望能對葉山海迎頭痛擊。
他動作由往側變成朝前,勁貫刀鋒,照葉山海頸側割去。
葉山海倏地衝前,似是投進宋缺的刀影內送死,偏是身形能毫無阻滯的穿刀影而過,在不聞二刀交擊聲下,抵達宋缺身後。
全場靜至落針可聞。
鏘!葉山海還刀鞘內,忽然大叫道:“不打了,不打了!宋先生刀法高明,邊某人卻是比不上的。”
原來,在這一波對戰後,葉山海借偷襲得來的優勢已經消失殆盡,自然不願意再去受宋缺的肆虐。
反正,宋缺的刀法他已經學了不少。
見此,宋缺頓時心中一陣驚奇,隨即便感覺瞭然,頓時索然無味。因為如果對面是一個正道中的年輕後輩,有如此能耐,他只會為之欣喜,但現在這是天下有數的魔頭,如果再把他的天刀學去,那可如何了得。
當下,宋缺再無了見獵心喜的意味,索性今天出手也只是為了救人,他也就此分開,嘆了一聲,徑自去了。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葉山海為之措手不及,半晌才猜到他的心思,不由苦笑不已。
這身在世上,誰又能像他一般,不受立場之累。
當下,葉山海也不多言,帶了婠婠與席應,不去理會周遭的狼藉,匆匆的歸去了。
然後,幾日間悠悠北去,一邊趕路,一邊細細品味宋缺刀法中的道與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