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涼,樹倒猢猻散。
這在現實中隨處可見,尤其是在體制內尤為明顯。
同樣的人坐在不同的位置,外人對你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人們往往看的是某個人所在的位置、所掌握的權勢以及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好處,而不是那個人本身。
這也是許多大佬不適應退休生活的原因。
他們早已習慣了在位時前呼後擁,習慣了成為會場、飯局的主角,也習慣了掌握生殺大權,而退下之後,他便失去了‘魔力’,有的只是在位時留下的口碑和人脈。
而這種在位時留下的口碑也好,人脈也罷,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打折。
為此,很多大佬都會在退下來不久,找一個合適的契機,舉辦一場聚會,邀請幾位重要的客人,表面上舉辦宴會或聚會,實則是想將晚輩引薦給客人,讓客人今後照顧家裡的晚輩,將人情發揮到最大化。
王忠國的壽宴,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如此。
所以,他邀請的客人不多,準確地說只有兩家——賀家和葉家。
前者是新晉的軍中崛起派,而後者是老牌的軍中豪門。
除此之外,王忠國也嚴格按照要求,向上面彙報了這件事情,並且禮節性地通知了南蘇的封疆大吏。
壽宴是中午開始,但王家的後代們早早地便來到了祖宅,等待著客人的到來。
而作為壽星的王忠國則獨自待在書房裡,不停地接電話。
雖然他沒有邀請很多人,但很多人都會主動打電話來給他祝壽,尤其是他在位時帶的一些門徒。
這是人情來往,哪怕是虛的、假的,但也是必可不少的。
通常而言,但凡重要的聚會,大家族的長輩和年輕一代都是分開的——飯前分開聊天;吃飯的是時候分桌子。
王家也不例外。
由於距離壽宴開始的時間還早,王正、王鋒、王瑩和王家另外一脈的堂兄弟們在屋子聊天,而以王志勝為首的王家年輕一代則在院子裡聊天。
“志勝哥,我聽說夢楠姐今天要帶那個秦風來給爺爺祝壽,這是真的嗎?”院子裡,王瑩的兒子開口問道。
“我聽說秦風現在正在被軍中通緝啊,夢楠姐怎麼會帶他來呢?他來這不是給咱們王家找麻煩嗎?”有人附和。
而其他人都眼巴巴地看著王志勝,等待著王志勝的答覆。
他們都是大院子弟,訊息渠道遠非普通人所比,像秦風被軍方通緝這種不算絕對機密的事情,他們也是知情的。
“如果他有腦子的話,應該不會來。”
王志勝沒有正面回答,而是面色陰沉道:“但是,那個混蛋一向狂妄自大,沒準真的會來搗亂。”
“啊——”
“如果他真的跟著夢楠姐來的話,怎麼辦?”
聽到王志勝的回答,眾人驚呼。
彷彿為了回應眾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