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山歷史源遠流長,相傳軒轅黃帝時有寧封子,居丈人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御風雲的“龍躋之術”,黃帝築壇拜其為“五嶽丈人”,這便是丈人山的由來。
公元143年東漢漢安二年),在寫畢二十四道書兩年後,張陵到達丈人山,在此結茅傳道,創立了華夏的本土宗教——道教,使丈人山成為了華夏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丈人山分為前山和後山,道家的那些建築物主要集中在前山,比如說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老君閣、祖師殿和上清宮等。而後山主要是一些比較秀美的風景,水秀、林幽、山雄,夏天清涼無比,冬天則是寒氣逼人。
因為王夢琳和林楓兩人要去朝拜,所以自然就選擇去前山了,買了門票之後我們便開始了爬上之旅。山上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丹梯千級,曲徑通幽。
山上的空氣很純淨,呼吸起來也比較舒服,而且這裡的靈氣比起其他地方來說濃郁很多,難怪當初道家的祖師爺會選擇在這裡建立道家。沉浸在這樣的空氣裡面,我感覺到自己的全身的毛孔都舒張開了。
小狸更是貪婪地吸納著周圍的靈氣,臉上滿是陶醉之色。王夢琳和林楓兩人雖然不懂得修行,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也顯得格外的放鬆。
或許現在並不是什麼節假日,所以前來爬山的人並不是很多,一路上我們不過稀稀疏疏地看到了幾個人。即便是節假日人比較多的時候,絕大多數的人也只是來觀賞山上的風景的,真正前來拜神的人應該不多。
“子傑,小狸,你們倆是修行的人,應該知道白娘子的故事吧,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啊,聽說白娘子不就是在這丈人山中修行千年麼?”
爬上的時候,王夢琳突然說起了白娘子的故事。
這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故事一直被世人傳頌,有多少少男少女幻想著自己和另一半也能夠想白娘子和許仙那般有緣千里相會,最後終成眷屬。至於這故事到底是真是假那就無法考證了,不過因為這個故事,更為丈人山增添了一縷神秘的色彩。
丈人山的海拔雖然不高,但是山路卻蜿蜒曲折,而且有些地方狹窄陡峭,後頭一望便是不見底的懸崖,讓人腳肚都忍不住地發軟。
在經過老君閣、祖師殿和上清宮的時候,王夢琳和林楓都進去上香虔誠地祭拜了裡面的神像,我和小狸也跟著參拜了。只是令人無語的是,我們參拜的時候用了香居然有人收錢!好好的一個傳道的地方,竟然染上了濃重的金錢味兒。
一路上我都在尋找著,看看能不能遇到一個道行高深的人,只是令我失望的是我看到的那些穿著道士服的人基本上都沒有修為,他們不過是在這裡維護丈人山日常的秩序。
爬到半山腰的時候王夢琳和林楓他們實在是爬不動了,於是坐在一塊光滑的石頭上休息,我和小狸也不好丟下他們自己走,所以就跟著他們休息了一會兒。
坐了十幾分鍾後,王夢琳和林楓還沒有休息夠,所以我跟小狸就在附近轉了轉。
走到一塊沒有生長樹木的懸崖峭壁前,眺望著層巒疊嶂,讓人心中生起一種豁然的感覺。這個時候心裡面的各種負面情緒都隨著這份豁然的感覺出現而消失了,什麼禁止、詛咒、身體上的問題統統都淡忘了。
愣愣地站在這兒十幾分鍾,小狸順著我看的方向看了看,並沒有發現什麼有趣的東西,因為小狸看到的除了山就是樹了,和其他地方沒有什麼不同的。
小狸癟了癟嘴就到另外一邊玩兒去了,而我依然靜靜地站在這裡,注視著遠方。
我的心情好就都沒有這麼寧靜過了,我也從來都沒有像這一刻這樣覺得,原來祖國的大好河山這麼美麗。
“唉……”
看到如此美好的景色之後,我不由得嘆了一口氣。祖國的大好河山中美景何止這一出?只是我可能沒有多少時間能夠去看看一些美好的景色了。
“此情此景,不應該是讓心情開闊麼?年輕人為什麼反而唉聲嘆氣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的身邊站了一個六七十歲的老者。老者精神矍鑠,面色紅潤,頗具道骨仙風。雖老人然身體是消瘦了些,不過背卻挺得很直,最重要的是,老者的身上散發出了一股氣息,這股氣息很自然、很隨和。
“風景雖然美,或許我再也沒有機會看了。”我苦笑著說道。
“哦?你如此年輕,想要看風景不是一件難事吧?”老者和詢地問道。
“因為我的時間不多了。”也不知道為什麼,我並沒有對眼前這個從未見過的老者有所隱瞞。
“生與死,輪迴不止。雖然你眼前你已經陷入了死地,可誰又能篤定什麼時候你又將踏入生門麼?況且此世錯過了風景,只要風景依舊在,還有來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