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出來的官,赫澤旭有印象,是虞王作亂那次之後,他選上來的。
這種時候,站出來說這樣的提議,很難不被朝堂上的其他官員,認為是吉王自己安排的。
有一人站出來,後面又站出十幾位大臣,附議。
赫乾允坐在龍椅上笑著點頭,這個兒子也是他心目中儲君之位的最佳人選,無奈這孩子自己始終不願意。這次,一定想辦法讓他答應。
所以,對大臣們的諫言,很是滿意。
其實,對於這個兒子,赫乾允也是一直很無奈的。
歷朝歷代,都是皇子們一心想要得到儲君之位,因此不惜偽裝人品,在父皇跟前各種的表現,暗地裡各種的陰謀算計。
在他們心裡,兄弟不是手足,而是他爭奪儲君之位上的對手,絆腳石。
哪有像這個兒子的,給他儲君之位都不要,赫乾允覺得自己就差跟這個兒子低頭懇求了。
此時的赫澤旭,面對這些大臣們的積極舉薦有絲毫的感動與激動。
不激動是因為,原本就對儲君之位不感興趣。
沒有感動是他並沒覺得,這些人如此積極的舉薦他儲君之位,是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他所作的這一切,並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而已。
一想到剛剛進宮的時候,看到他們一個個,嚇成那個樣子,赫澤旭就覺得心口發堵。
虞王作亂那一次,他已經把朝堂換掉半數官員了,平均年齡也比較年輕了,可是,依舊避免不了發生叛軍叛亂之事。
這些更換上來的新官,面對這樣的事,依舊是嚇壞了。
不過,他選上來的幾位武將,在這一次倒是起到了作用。
不然的話,叛軍恐怕早就攻打到京城,京城也不會能死守這些天,早就失守了。
叛軍這一次失敗,也不全是因為叛軍內部的不和諧,很重要的原因,是幾位武將對朝廷的忠誠,還有他們的能力。
“本王謝謝各位大人的信任和抬愛,但眼下最要緊的,是安撫這次因叛軍遭殃的百姓,幫他們重建家園,修整城池,而不是立儲君之事。陛下現在龍體康健,立儲君一事急什麼?”赫澤旭耐著性子看著官員們言道。
他自己覺得自己已經是在好好的說話了,但是,大殿裡的人,卻都感覺到了這位吉王的不悅,和隱忍的不耐。
蘇公公很是擔心的朝皇上看了眼,見皇上也是一臉的無奈。
“眾位愛卿,儲君一事容後再議,吉王剛剛所言之事,工部戶部立馬著手去辦。”赫乾允開口了。
說句心裡話,雖然這次的事依舊是有驚無險,兒子老五再次一用實際行動向所有人證明了他的能力。
但是,赫乾允心裡也有點堵得慌,自己皇子皇孫幾十個,關鍵時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的卻怎麼總是這一個?
偏偏,最厲害的這一個,最有用的這一個,對皇位不感興趣!
上一次聿王作亂,他為何遲遲不露面回宮,目的就只有一個,就是想借此機會,讓這個對皇權不感興趣的兒子,在執政一段時間後,感受到大權在握唯我獨尊的滿足感,就會對皇權對那龍椅產生興趣。
可是,誰能想得到呢,這個兒子在他剛回到宮中,就迫不及待的要離開了。
其實,當時他進宮看到這兒子的第一眼,心裡就已經有了答案。
這老五若是真的對那龍椅動了心,在看到他的時候,應該會不自覺的流露出失望之色。
但是,這小子並沒有,在看見他這個父皇安然無恙的回來時,他的反應是驚喜是鬆口氣。
皇上開口了,眾大臣心領會神的趕緊跟著轉移話題。
“王爺,這次去封地,不知那姓谷的女子,作何反應?”兵部尚書史俜最先開口。
這個問題,還真不是隨口問問的。
上次吉王跟皇上討要四城做封地,大家都知道,那其中的胥州三城並不在安裕國的掌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