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1936年6月初。
此時太行山兵工廠的無煙火藥的覆銅鋼子彈已經是開始投產了。
同時獨立團的兵力人數也是暴增了一波。
經過了剿匪收編和徵兵擴招,獨立團終於是突破了2000人!
這已經是加強團的編制。
在獨立團擴張後,蘇華是再次增添了一個營——五營。
五營主要是朱子明的清風寨為主成立的,同時還有收編的其他義匪......其中李大本事在五營擔任副營長。
李大本事一身的草莽氣息,和這些土匪也混得來。
如此一來,整個獨立團就擁有五個主力營,分別是一營、二營、三營、四營和五營,同時配備上團部的作戰部隊,以及後勤部隊等等。
僅僅過去半年的時間裡,獨立團就從五百多人發展到兩千多人......這發展速度算是非常快了。
畢竟這是蘇華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發展起來。
從0到1是最難的。
但是從1到100就容易很多了。
獨立團有了兩千多人後,接下來的發展擴張就容易很多了。
最重要的,蘇華還打造了一個太行山根據地......這是獨立團的根。
這天。
獨立團團部。
蘇華正在低頭畫著圖紙。
這是一把步槍的圖紙。
經過蘇華的深思熟慮後,蘇華決定製造56式半自動步槍。
56式半自動步槍是一款十分經典的步槍槍型。
按照歷史劇情,56式半自動步槍於1956年定型,仿製毛熊SKS半自動步槍,使用的是7.62×39毫米型號彈藥,裝備的是三稜形刺刀,初速達到735米/秒,有效射程達到了400米。
最讓蘇華印象深刻的是,56式半自動步槍採用的是導氣式自動原理與槍機迴轉閉鎖結構,可以保證射擊精度與可靠性。
雖然太行山兵工廠已經可以投產製造子彈了,但是產量還是十分有限。
蘇華沒有直接製造自動步槍,因為自動步槍太耗費子彈了,一梭子彈很快就沒了。
所以蘇華選擇了經典的56式半自動步槍!
56式半自動步槍可以精準點射,並且配備三稜刺刀,正好可以對付小鬼子!
同時56式半自動步槍的結構十分簡單,使用的是木質槍托和衝壓機匣,工藝十分成熟,方便大規模生產與維護。
所以蘇華決定在太行山兵工廠投產56式半自動步槍,逐步替代現在獨立團的漢陽造步槍!
經過了幾天的畫圖,蘇華基本上把56式半自動步槍的各個配件圖紙畫出來了......這對於經驗豐富的機械工程師的蘇華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
現在有了圖紙,那麼就只要透過車床、衝壓壓床、磨具等等打造出相應的零配件,組裝即可完成56式半自動步槍的製造。
說實在的。
造槍的難度並不高。
特別是在21世紀......要是國家不禁槍的話,估計義烏玩具廠都能夠嘎嘎製造各類步槍,各種模具廠更是造槍造炮都不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