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被納進後宮的頭幾天,安樂宮可以說是夜夜笙歌。
可不讓後宮裡的其他女人眼紅。
所以姜櫟每早去皇后那請安時就不能少受那些冷嘲熱諷的。
她也知道自己如果作出一副好脾氣的樣子,那些女人會變本加厲對她。
所以在那些女人面前,她時常會表現得囂張跋扈,仗著元和帝的寵愛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同時也有一個度。
不過她也不是沒有分寸,位份比她高的她往往不會招惹。
只要她一天多得元和帝翻牌,她就會越招人恨。
只是那些女人都不知道,其實元和帝有時候連她手指頭都碰不到。
這都是多虧了盛瑜。
盛瑜永遠知道元和帝哪天會來安樂宮。
元和帝就總是會突然暈倒在她面前。
時間久了,姜櫟就有些搞不懂盛瑜的目的了。
不是說讓她勾引嗎?可有時候她剛準備勾引,元和帝就被盛瑜打暈了……
秉持著不懂就要問的心態,她問了盛瑜。
但盛瑜沒有回答就離開安樂宮了。
他心中有答案,只是說不出口。
難道他要回答說一看到姜櫟和元和帝貼在一起,他就渾身不舒服嗎?
他一開始的目的,他一直沒忘。
可如果姜櫟要達成他這個目的,勢必會以肌膚之親取悅元和帝。
受不了這個,他也就一直沒讓姜櫟做什麼。
這些天,姜櫟有從元和帝的口中瞭解到元和帝自己對盛瑜的看法。
喝著小酒,有了醉意的元和帝被姜櫟引導著。
元和帝和盛瑜的關係一般,畢竟不是一母所出。
先帝在世時,元和帝那時是太子,盛瑜是才德兼備。
要說誰最適合繼承皇位,當然就是皇子中的佼佼者盛瑜了。
只是祖上定的規矩不能改,元和帝再不濟也是嫡長子,理應繼承皇位。
先帝駕崩,元和帝就順理成章上位了。
元和帝又不是很蠢,自然知道盛瑜有謀逆之心,但他不能把盛瑜派到偏遠地方。
就怕在自己看不到的時候盛瑜偷偷壯大自己的勢力。
所以上位後,元和帝立刻封了盛瑜為逍遙王,暗示盛瑜不能再碰朝政。
姜櫟猜想盛瑜應該是心有不甘的,不然也不會在元和帝身邊安插自己的眼線,也安排了她。
謀權篡位之心再明顯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