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喝的,住的,樣樣舒心不說,岳家還有一個大的藏書閣,裡面的書呀太多了,他都看的眼花繚亂
看累了,就陪媳婦,賞賞景,放鬆下心情,這樣的生活,簡直不要太好了
感覺,一輩子,在岳家也住不膩
說句不中聽的,要是他爹同意讓他當上門女婿,他連個奔兒都不打一下
岳父不就是上門女婿啊,你看岳父對岳母多好,雖說世人看不起上門女婿,可那要看當誰家的,阮家的上門女婿,絕對是吃香的喝辣的,地位槓槓的
從彤兒回到阮家,廚房就整天變得花樣的給她送吃食,全是有助於大人胎兒的
不說別的,那講究,比宮的御廚都不差
連帶著他這個女婿,都跟著沾光,老丈人,還時不時關心著,這小日子,美呀
時間一晃,又一個月過去了,一進入臘月,離新年就更近了
家書一封接一封的到了阮家,首先是言兒的,再就是瑤兒的,接著是華兒他們的,再就是梁家的,信上都是一些老套的問候話語
青州牛家倒是沒來信,直接派人來的,明盛和明達,也放假了,自然要回家過年
來接他們的是牛府的管家,盧氏抽不開身,把一年的紅利,讓他捎了過來,再順便送上年貨
明盛和明達,也想家,但是他們更想留下來,若不是父母親抽不出空,他們真的不想走
大鵬鎮多好呀,唉~
兩娃,帶著好幾車的回禮,跟著管家,依依不捨的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兩娃前腳剛走,于謙三口後腳就來了,還真是不客氣呢,拉了三輛車的東西,就有一車是年貨,其它都是他們的家當,跟搬家似的
不過呢,他們來,也有他們來的好處
最起碼,邱氏呢,會時不時去後院,和陶氏說說話
君愈呢,也有人陪著喝酒,不總纏著茶花了,晚上吃了飯,一大家子,出來一起賞景,也不悶了,有說有笑了,也挺熱鬧的
自從大鵬鎮晚上有了夜景,做小買賣的抓住機會,晚上賣頭花的,賣飾品的,賣小吃的,賣糖葫蘆的,賣瓜子糖啥的,都出來了,真是熱鬧的緊
這裡可是快到最北面了,一到晚上,零下二十度也是有的
即便這樣,也不當誤小商小販們的熱情
能賺錢兒自然是最好的,不能賺的話,也不當誤看看奇景,再不濟,那些帥鍋靚女,也能飽飽眼福不是?
雖說,這火樹銀花不夜天,只是一個景,但是卻給小鎮帶來了很多的福利
人們不用一到晚上就鑽被窩,沒事造娃了
吃了飯,出來散步消食賞景,將會慢慢成為一種習慣,鎮上的鋪子,也關門晚了,都想讓那些遊客,能品嚐下自己店裡的美食,於是收入就多了
反正吧,總的來說,慕名而來的人又比以前多了,客餞現在由一家,已經變成了三家,酒樓,變成了兩家,同行之內,出現了良性竟爭
雖說竟爭,但是誰家的生意都不錯,不管吃的用的,只往好裡比,沒有商家打過價格戰
他們都知道,能來這裡遊玩的人,都不差錢,只要東西好,能入了貴人的眼兒,多少銀子,人家都是捨得的
再說了,不還有一個阮家嘛,規矩擺在那兒,誰敢破?
除非不想在小鎮待了,可是,有本事你出李國?憑阮家的本事,就算你出了李國,你敢說,就能逃脫阮家的報復?
沒人敢抱著這個僥倖的心理,都想好好活著,阮家在李國,那就是一個神話
喜歡農家辣妻養崽崽請大家收藏:()農家辣妻養崽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