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考考再說,不行就經商,報效國家不見得要當官,多賺些錢,將來國家有難,也一樣可以出力”
“嗯,想法不錯,不過,對於我們來說,還是我家彤兒的幸福,”
“伯父,伯母放心,世成一定向伯父學習”
“不用學,真心相待就好,兩人組成一個家,每個人在家裡起的作用不一樣,但都是為了這個家,互相幫助,互相遷就,人沒有十全十美的”
“是,世成謹記教誨”
“嗯,你去找彤兒吧,一起去串串門,散散步,鎮上啥也有,”
“是,世成告退”
上午應酬完拜年的客人,夫妻倆就回了後宅,不再見客
此時家裡的小孩子們,正圍著陶氏有說有笑的,早清來拜年,就沒走,一直在這裡
這個給倒茶,那個給剝瓜子,把陶氏哄的高高興興的
每年過年,夏先生和李嬤嬤,都會來阮家過,今年也不例外,三個上了歲數的偶爾聚在一起,好象有說不完的話
尤其是陶氏,也是大戶人家出身,飽讀詩書,他們之間很有共同語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郝氏夫妻,有時候悶了,也會來找他們,一起到暖房摘菜,摘果,種地什麼的,都相當的熟了
這不,人家大初二回孃家,他們沒事做,結伴去遊園了
他們的隨從,趕著三輛驢車,車上帶著一車的吃食,還有一輛車上,坐著這幾個歲數大的老人,別人不讓這樣進,可是阮家的人,沒有限制,看他們這樣,中午是不會在家吃飯了
現在不比以前,悶了,去鎮上,玩一整天,也不覺得無趣
聽戲,聽書,聽曲,喝茶,吃美食,遊園子,逗猴子,看各種小動物
做完這些,還可以美美泡個澡,讓人按摩下解解乏,美肌美顏什麼的,真是太享受了
不用茶花勸說,都特別的自覺,人們越來越覺得過年,真是太有意思了
大鵬鎮的鋪子,只要沾上吃食的,都是休息到破五就開業了,所以人們想吃什麼就有什麼
不為了賺多少錢,就是為了那些愛吃的遊客
只要過年來品嚐美食的,一律有優惠
就是那些不賣吃食的,也破五那天開門,賣不賣東西不重要,就為了映個景,湊個熱鬧,萬一有人買呢?
是吧,哈哈
不用茶花提點,大鵬鎮的商家,研究出了好多吸引客人的點子,小鎮是越來越繁榮
以前南邊的吉利鎮空了,現在北邊那個小鎮也快空了,都挪到了大鵬鎮這邊了,三個鎮併成了一個鎮,想想規模已經不小了
而且,在茶花的建議之下,以小鎮中心為點,向東西兩個方向正在延伸,她希望小鎮四通八達
估計要不了多久,東西方向若是有小鎮的話,肯定也得合併了
不是有句話說的好麼,要想富,先修路,而且全是青石路跟小鎮的一樣
北方本來就比南方貧瘠,只要路修到了,人們才發展經濟貿易,實現真正的流通,人力流通,物品流通
沒有了那些雜七雜八的事,君愈夫妻倆心情相當不錯,兩人閒了拉著手出去散步
小鎮上的人,看見他們夫妻,全都羨慕的停住身影望過去
不由的想起一句話,婦唱夫隨,比翼雙飛
喜歡農家辣妻養崽崽請大家收藏:()農家辣妻養崽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