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笨拙地摸著後腦勺:“到清風鎮醬油,偶遇。”
軍隊進駐後,由劉基和李善長負責、宋濂三人給朱元璋制定了“光積糧緩為王”這一基本原則,這一原則,無疑是正確的,成了朱元璋走上爭霸之路,最後獲勝的決定因素。
懷遠城內將士受政策感召,潛心投入生產勞作之中,全城上下,一片繁榮景象。
朱元璋由劉基、李善長等人隨行,一同前往濠州城,一是帶回來橫澗山收來的這3萬兵馬,二十到濠州城去,又招募了他一個數萬人,畢竟,如今朱元璋,不再是吃得飽飽飽的窮苦農民了,卻能一頓二兩豬肉也不痛不癢,是大地主和革命領袖。
濠州城人民聞知朱元璋前來招兵買馬,躍躍欲試激情如沖天之火,壓不住了。
就連郭子興都酸不溜秋的說:“你小子,把我濠州城的壯士,都給帶走了。啊,還拐了我的女兒!”
朱元璋笑著敬酒。
馬春花和其他人在旁邊坐著,很是開心。
不久,於濠州城內,朱元璋拉起二萬大軍,從部隊編制情況看,經劉基和李善長推薦,正在剛入伍的新兵中大比武,挑選了兩個先鋒官,使其各率萬人,開展部隊建設工作。
新兵演武大賽正如火如荼地舉行著,在這場比賽中,有許多驍勇善戰之士,看得像朱元璋一樣心生畏懼。
到頭來,這二員猛將歷經重重挑選和廝殺,才當上先鋒官。
朱元璋親往實地授印。
“叔叔!”左邊先鋒官眉清目秀、體格健壯,見朱元璋就拜倒。
“叔叔?”朱元璋有點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
“舅舅!”右邊身材頎長、眉清目秀的小將亦拜倒。
“舅舅?”朱元璋啞了,這是啥?認乾爹麼?
在他說話詢問之前,左邊的先鋒官大聲地解釋道:“這就是你外甥朱文正。”
另一位先鋒官也隨之解釋道:“這就是你侄子李文忠。”
朱元璋一臉黑線地擺了擺手:“兩個新選的先鋒官是你嗎?”
兩人的臉上頗為得意:“是我們自己。”
朱元璋回過頭去看李善長與劉基:“是否摻水?”
李善長與劉基同時摸摸自己的鼻子:“不...,不知道。”
再次拜訪宋濂時,這個人早已經不知溜進什麼地方躲了起來。
朱元璋勉強地笑著說:“既來之則安之吧。”
說話間,人群裡傳來了宏亮的聲音:“我還以為朱元璋是多麼英明神武的將軍,搞了半天,也是個任人唯親的傢伙。”
朱元璋愁眉不展,循著聲音的由來望去,這是一個精壯壯實、眉目間倒映著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