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全軍,為劉元帥掛孝三天。帶足了乾糧草料,攻打廬州!”
宋濂如遭雷擊,死揪著朱元璋手腕,不讓他撒手:“元帥!你瘋了嗎?我們怎麼可以現在攻打廬州!?這是雞蛋碰石頭!”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我意已決,休要多言!”
駐紮在應天城內的劉基和李善長知道後相視好半天,直到最後劉基長嘆一聲:“我的主人暈了!”
李善長感慨道,立即召濠州城湯和、徐達等人返回,每個城池和據點都留了所需兵力之後,整支軍隊浩浩蕩蕩地來到廬州,同朱元璋會盟。
廬州城做為一座著名的大城,單靠朱元璋這十萬大軍決不允許進攻。
身為臣子,千萬不要眼睜睜地看著朱元璋赴死。
劉基、李善長此時此刻,把人臣謀士這個角色做到了極至,正因為如此,朱元璋才得以最終戰勝陳友諒和張士誠。
廬州城之下,群軍聚眾。
籠罩在勇士身上的殺氣,猶如黑雲壓頂一般,在高高的城牆之上對守軍造成了一種看不見的脅迫。
獲悉張士德犧牲訊息後,張士誠親率部隊來駐廬州。
朱元璋和張士誠的攻防戰由此打響。
不得不說張士誠的確是一位打防守戰特別是廬州城等獨特環境的大師。
這場戰鬥,長時間打得有點離譜。
“且慢!”“怎麼了?出什麼事了?”一聲宏亮的嗓音傳來,大家嚇了一跳。敢於在這一刻制止陳友諒的男人怕是會受罪嘍。
但很奇怪,當陳友諒看到開口這個人,不但不生氣,卻神情頓喜,他一下子把座椅立了起來,幾步跨上了說話的這個男人,把這個男人抱在懷裡:“定邊!你可算是來了!”
來得此人眉清目秀、膀大腰圓,一襲金甲熠熠生輝,看上去是隻能發光的金屎殼郎,大家一看,他這個身體行,紛紛施禮作揖,整個漢軍陣營,允許和陳友諒一樣穿金甲的只有一人——張定邊。
元末明初,現在正是一個名將輩出之時。因為他是將和將之間的平衡者,在軍事上有很高的造詣。儘管說朱元璋麾下那批開掛的變態,在當時名將排行榜上佔著很大比例,但說起張定邊,各位史學家仍然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徐達為帥才、統兵佈陣、叱吒風雲。常遇春,將才也,衝鋒陷陣無堅不摧的馮勝也是、馮用兄弟二人,長途跋涉,所向披靡。可是一說到張定邊,那年代,之前說過的這幾位掛王,誰也敵不過他們的驍勇。
碰巧這名猛將名叫張定邊,也是陳友諒之兄。
兩人自幼一起到漁船捕魚,一起受欺負,共同參加義軍,共同並肩作戰。他們是好朋友,也是好兄弟。若明教之中,陳友諒也有值得信賴之處,也是這個人張定邊。他是第一個被皇帝授予“大元通寶”銅錢的官員。縱觀大漢政權,陳友諒只許張定邊一人享有與他同樣的金甲權。
“陛下,且慢進攻。讓我前去,必破朱元璋大軍!”張定邊尚未施禮,便由陳友諒攙扶。
眼睛灼灼地抓著張定邊肩說:“好兄弟!你說吧,要多少軍隊!只要你出馬,我不相信朱元璋還能活過今天!”
張定一邊笑一邊說:“擁有2艘快船!”
陳友諒愣住了,甲板眾都沸騰了:“兩艘?”
陳友諒訕笑道:“是要兩個艦隊吧,沒問題,我這就調撥與你!”
張定邊伸出手道:“不,陛下,我只要兩艘軍艦,但是我要最快的!”
喜歡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請大家收藏:()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