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他們不進攻,是個好的兆頭。張士德那邊應該已經對徽城發動進攻。等到拿下徽城,端了八思爾不花的老窩,就可以與陳友諒、徐壽輝三面夾擊,拿下李思齊部。
徹底解決後顧之憂後,三方掉頭殺來,我們裡應外合,讓王保保再也看不到大都的太陽!”
朱元璋這句話引城頭扼腕嘆息,就像黑夜裡,燃起了希望之火。
情緒高昂的群眾後方,一個平靜的聲音,在狂熱中格外刺耳。
“他們不進攻是潁城面臨的最大難題。我們離死亡並不遙遠。”
充滿憤怒的眼神,剎那間凝結成了這個男人,這就是青春的容顏,瘦弱的身體包裹著大號參謀服,有種荒唐誇張的感覺。
白淨清瘦的面容裡,兩眼卻是炯炯有神。
朱元璋愣住了,他開口問。
“沒有諮詢過?”
那個青年回禮回答說。
“潁城執筆李善長。”
冷嘲熱諷又響了起來。
“一篇文案,居然在此預知戰局。太荒唐了。”
“就是,他懂什麼?”
“看他那小身板,連殺雞的力氣都沒有,估計也就是能拿筆寫倆字。”
“就是,這種情況下,出言不遜,擾亂軍心,應該重打二十軍棍,以示懲戒。”
“還二十軍棍?兩軍棍就打死他了。”
“哈哈哈哈。”
李善長對周圍的冷嘲熱諷視而不見,就目光灼灼地瞪了朱元璋一眼。
他在看什麼呢?
那閃爍的眼睛,讓朱元璋感覺很不一樣。
“你看我是怎麼了?”
他揮了揮手,停止了大家冷嘲熱諷彬彬有禮地說道。
“事關潁州安危,還望先生說明。”
李善長的說話聲並不是很響亮,思路卻很清晰。
“第一,徽城內尚有五萬精兵駐守,城高坡陡,易守難攻。眾所周知,江浙軍團擅長打防守戰,而不擅長打攻城戰。
尤其是在陸地上進行攻城作戰。江浙軍團所控制的城池,有一大部分都是從水路進攻的。
陸上攻城經驗並不多。要攻下徽城,最少要一個月的時間。”
朱元璋瞥了張士誠一眼,張士誠眯起眼點頭贊同李善長所說的話。
“第二,軍團攻下徽城後,想要與軍團、明教一起消滅李思齊的部隊,這就不是時間的問題,而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李善長的一番話使大家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是對的。
地區漢人,被元軍鐵騎看中,和牛羊沒有什麼區別,打到哪就宰哪,缺糧到農戶家中搶糧,搶來的東西,便是東西。
所以,元軍攻來以後,到處是一片狼煙滾滾。曾經有這樣的描述:元軍經過的地方斷壁殘垣寸草不生。
地區歷史上就是魚米之鄉,剛秋收的老百姓家,是到了剩餘糧食的季節了。
在元朝末年,由於朝廷連年戰亂,民不聊生。
不料起義軍苦心孤詣給老百姓創造了一個放心的日子,竟終於廉價元軍。
劉福通捏著拳頭青筋暴跳起來。
朱元璋卻見怪不怪地接著問。
“那就憑你的意見,怎麼保住潁城?”
李善長:“搶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