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小分隊下了絕龍嶺,行至山腳,立即散開,與埋伏在草叢裡的元兵進行特種作戰。
他們的頭上戴著草環,脫掉元軍軍裝,暴露內部迷彩服,這是一款由朱元璋指揮打造、雖簡陋但卻有山寨版野戰服的作品。
但在當時,本來就是驚人的高階。
大家散開周圍,匍匐前進時,在草叢裡找到了埋伏在地上的元兵並悄悄放了一支箭。
陳友諒經過改造後,行動式弓弩,不但重量輕、力度大、殺傷力強、精度高,更為難得,刺激弓弩時,聲音格外低沉。
這是因為在明朝末年,由於戰爭頻繁,士兵們常常被敵人用弓箭傷害到,因此他們對弓箭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希望自己也能夠擁有一把這樣的武器。
無愧於傳承魯班魂魄之人,精湛的技藝使朱元璋感到,給他點火藥,他全都可以製造狙擊槍。
特種作戰小隊隊員們像躲在夏蟬背後的螳螂悄悄追殺山下的元軍。
不得不說特戰小分隊的隊員們,已經很厲害了,在朱元璋訓練下,一個個達到五連絕世。
湯和一改過去中一槍定天下的驕橫架勢,卻貓腰駝背地蹲坐在草叢之中,手掐朱元璋專門給特戰小分隊準備的三稜刺,與徐達一前一後,無聲無息地接近敵人。
他的動作很輕,似乎並沒有什麼動靜,但這一舉動,卻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
在這兩個人中,有三個元兵,背靠背地坐樹下小憩,諸如此類,三人小分隊,整個絕龍嶺腳下,整整一百個。
徐達示意湯和,湯和點了點頭,摸到了旁邊的一塊石,扔到遠處草叢中。
“沙沙”聲頓時吸引了元兵們的目光,紛紛睜開雙眼,戒備地向著發出響聲的草叢慢慢挪動著。
湯和再次一塊石頭扔了過去,但這次石頭扔得更遠了,好像草叢裡有人想慌忙疏散。
元兵二度聞聲,不惜拉弓放箭,射向草叢。
湯與第三塊石頭扔了出去,製造了敵人被箭射中的錯覺。
元軍在一片混亂中迅速佔領了陣地。
惹得三名元兵們毫不猶豫地發起了進攻。
元軍三人戰鬥小組,就算放到現在這個軍事戰法上,還很有科學性。他們在行動上十分隱蔽,而且有嚴密的組織與指揮體系。
三人中各有弓箭、彎刀各一把,有一個人也裝備了盾牌。
進攻時,首先兩人使用匕首對對方實施短兵作戰,然後再以大刀向其發起致命一擊。
防守的時候三個人背對背,三百六十度,無死角。
進攻時,將自己的武器分別插到敵軍的要害處。
在進攻的時候首先使用弓箭進行遠端射擊,接著,兩個戰士換了彎刀,發起衝鋒,其餘1位在後面,手持弓箭,實施遠端支援。
後來元軍這一作戰方式被著名抗倭將領戚繼光拿來對付時,屢試屢敗。
歷史在輪迴中,同樣包含著鐵律。
停滯不前只會漸漸落後,落後了,就會被打敗。
朱元璋對元軍打法早有了解,所以,起飛前,特戰隊員經過系統訓練,充分發揮了輕便弓弩在手,射程大等特點,專克元兵,三人陣法。
湯和手拿弓弩,對準了手拿弓箭元兵,“嗖”地一聲微微響了起來,銳利的箭射中弓兵咽喉。
“噗通”一聲,摔倒了。
前面發起衝鋒的戰士聽見了後面摔倒的響聲,回頭的剎那,徐達早已不聲張地出現在他們後面,手緊緊地捂住,三稜錐一捅就出來了,眼前這名元兵咽喉處隨即開啟了一個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