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話音降落時,馮用手拿著酒碗,上面佈滿了細縫。他站在酒罈旁,雙手輕輕一按,杯中頓時發出了“砰”的一聲巨響。
如此精純之內功,足可以和馬春花之父馬文公比美。
湯和和徐達閃身站了起來,保護在朱元璋面前,一臉戒備地瞪著馮用。
雙方氣氛降至冰點,交戰一觸即發。
躺在床上養病的馮勝聽到此事後,急忙由人攙扶著來到大堂,虛弱的說。
“各位住手。大哥,我覺得朱兄弟說的沒錯。當今時代,抗元乃是大勢所趨,咱們青龍寨,也該出山了。”
馮一拳拍到了桌上。
“你懂什麼?出山?拿什麼出山?我們青龍寨只有三千人,高郵城下元軍就有整整五十萬,怎麼打?此處三十里的橫澗山廖大亨有整整兩萬人馬,他都沒動,咱們動什麼?青龍寨從來不打沒有把握的仗!”
朱元璋哼了一聲,聲音不大卻很清晰。
“沒有把握是因為你能力不夠。給我三千人,我能立馬攻下橫澗山。”
這句話讓整個座位都嚇了一跳。
三千攻二萬,何以為之?
甚至馮勝也認為朱元璋這頭牛有點吹的:“朱兄弟帶兵確實有一套。手下的人也都很厲害。只是......”
馮用在等待朱元璋說大話,他朗聲嚷道:“好!朱元璋!我就借你三千兵馬。倘若你能攻下橫澗山,我這三千兵馬以後歸你所有!倘若攻不下......”
朱元璋頭一橫:“倘若攻不下,我朱元璋任憑你發落!”
“一言為定!”
兩人誰也不曾料到,這似乎是一個可笑的協議,卻是朱元璋手下的第一支鐵軍。也使馮勝馮用兄弟倆名垂青史。
橫澗山、三步一崗哨、五步一哨所,朱元璋將徐達和湯和、三人帶到寨前,得到廖大亨殷切接見。
這位廖大亨與俞通海為拜把子的弟弟。他是個大富豪,也是個大騙子,在江湖上混了多年。二人一為山賊一為海盜。一見如故非親勝親。其實就是狼狽為奸,臭味相投)。
俞通海曾與朱元璋提到橫澗山,他有個拜把子的哥哥,名叫廖大亨,部下多達2萬人。他們都是明朝人,都是明初進士出身。如朱元璋有困難,就報以俞通海,必有裨益。
攻心為上攻城為先。
若能說服廖大亨參加起義軍,那麼青龍寨三千人中,朱元璋便毫不客氣地笑納。
觥籌交錯間,橫澗山當家廖大亨欣然同意朱元璋之邀,讓大家感到有點難以置信。
酒桌上的文字只能相信半句話。朱元璋一想起喝醉了酒的廖大亨總感覺有點不可靠。
第二天一早,在橫澗山寨,寬敞明亮的大床之上,有兩位婦女摟著廖大亨腰際酣然入睡。
廖大亨睜大了眼睛,站起來摸著因宿醉痛苦的前額,推了推旁邊的小姐,喊道:“來者不拒。”
衛兵快步走進帳裡。
廖大亨瞪大眼睛看著守衛良久,一直到守衛全身上下都在滲汗,這才長嘆一聲:“你們難道就沒有想過,趁此亂世,建起一番功業嗎?”
衛兵愣了一下,然後抬起頭看著廖大亨。廖大亨一臉壯志。
結果,事隔多年,廖大亨的這一夢,還在。
而朱元璋的出現,也燃起了埋藏在內心深處多年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