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哽哽咽咽地將自己昨夜的遭遇又說了一遍。
“那可否叫那位跟著您的侍女上前來回話?”
“小秋。”阿蘭低低喚了一聲,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宮女走了上前。
“回趙總管的話,昨夜是奴婢陪著蘭貴人散步的。快到雲水閣的時候,貴人的手帕子不見了,就叫奴婢提了燈籠沿著來的路去找。
奴婢直走到光華門的後牆那兒才找到,再返回來的時候就找不見蘭貴人了,奴婢還以為她回到宴席上去了。於是就到了前殿,可是在前殿也沒見到蘭貴人,就想著她或許回住處了,可回到住處依舊沒有。隨後……隨後就是……”小秋說到這裡就停住了,後面的事也不必再說了。
“我是真沒想到在宮裡還會遇到這樣的事,否則我也不可能自己落單……”阿蘭哭著說。
“趙總管,那董罡怎麼說?”端敏公主皮笑肉不笑地看著趙總管問。
“呃……董駙馬說他是被人陷害的,昨夜他也是吃多了酒就想出來散散酒氣,卻不防被人從後頭給打暈了。”趙總管說道。
“呵!”端敏公主一聽不禁冷笑,“誰敢暗算他?他可是董家人呢!”
“駙馬爺的後腦的確有一個雞蛋大的腫包,這不是假的。”趙總管說。
“這有什麼難的?一夜都過去了,他有的是機會把自己的後腦磕出個包來。”端敏公主毫不留情地說,“阿蘭的侍女不在身邊,是回頭找帕子去了,他為什麼不帶著隨從呢?既然吃醉了酒,又往黑地方走,就不怕跌了跤嗎?”
“這……奴才也是今日才開始接手這事,很多事要詢問幾遍之後才能清楚。”趙總管說。
“趙總管,這件事情你可要秉公直判才是,否則我是不依的。”端敏公主直接出言警告,“阿蘭只在我這裡,誰要問話誰盡管來,我不會攔著,可是不能把她帶離了明粹宮,萬一出了人命誰來賠呢?”
惠妃在皇後宮中直等到皇上下了早朝。
皇上也是一臉倦容,見此情形,惠妃除了問安之外,別的都不敢說。
“陛下辛苦了,快坐下喝口茶歇歇吧。”皇後殷勤地捧過茶盞來。
“想必你們也能料到,朝堂上朝吵嚷成一片,怎一個亂紛紛了得?”皇上沉沉地嘆了口氣。
“臣妾聽說蘭貴人想不開,尋了短見。有意要去安撫她幾句,又怕她多心。”皇後很為難地說,“想要為陛下分憂,又慚愧於是自己孃家人闖下的禍。”
“誰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皇上倒不至於向皇後動怒,“只是你們心裡要清楚,這件事必然要有個服眾的結果才行,不可因小失大。”
皇上如此說,就是在告誡皇後和惠妃不要關心則亂,不要只想著保住董罡,要顧全大局。
皇後和惠妃聽了只能答應:“臣妾謹遵陛下的吩咐。”
她們心中的不安越發明顯,可又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