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先是沉默沒說話,之後才說:“我這心裡頭總是有些發慌,不管怎麼樣還是小心些的好。”
正說著大公主走了來,進門就說:“又該做衣裳了,這些天在山上吃胖了,帶的衣裳都發緊。”
“這是好事,衣裳叫他們做就是,殿下還是該再多吃一些。”夏嬤嬤笑。
“說到底還是張媽的手藝好,我們家裡的廚子跟著學了幾天,方才說今日要施展施展,母妃不妨和我一起嘗嘗看,可學到幾分火候了沒有?”大公主笑著說。
她可是一點兒也沒察覺惠妃神色有異,繼續說道:“駙馬去了一趟江南,倒是帶回兩個廚子來說是手藝不差,可我吃著也就那麼回子事。”
董家的廚子自然也是打起了十分的精神,特意做了好幾樣菜,請惠妃和大公主品嘗。
“母妃嘗著怎麼樣?”用過了飯大公主漱了口問惠妃,“我吃著頂多也就有三分意思罷了。”
“是還差著些,只學得些皮毛。”惠妃也說。
“娘娘,不如讓老奴也跟張媽媽去學著煲些湯吧。”夏嬤嬤忽然開口,“娘娘的口味我還略知道些,平日裡也燉些湯湯水水的。又何況回宮去總不能帶著公主府的廚子,我多少學些也是有用的。”
惠妃明白她的意思,點頭道:“你左右也沒有旁的事,想學就去學吧!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還得看個人的悟性。”
果然,這日午後夏嬤嬤就去找張媽了。
彼時張媽正在泡發幹菜,夏嬤嬤笑著上前道:“老姐姐忙著呢?我來給你搭把手,咱們兩個作著伴兒,一邊說著話,活幹得也快些。”
“我一個人做慣了的,”張媽並沒給她笑臉,“凡是我做的東西從起根兒便是我來經手,最後做出來的才對味。”
夏嬤嬤也不惱,繼續陪著笑臉說:“難怪老姐姐做出來的東西人人稱贊,就是比別人更用心,更講究。
實不相瞞,我今日就是拜師來的,你好歹得收下我這個老徒弟。
我是想著回宮之後能伺候伺候我們家娘娘,做些湯湯水水的,也盡我一份心不是。”
張媽聽了她這話未置可否,說道:“我若說我不教你,倒顯得我沒人情。不過我也實在是教不過來,你若是想學呢就在旁邊看著,至於最後能不能學成,那就全看你自己了。”
夏嬤嬤聽了連忙點頭:“這就成,這就成,我實在不懂的地方,你點撥我兩句就感激不盡了。”
張媽見她如此,便察覺出不對來。
以夏嬤嬤的身份,她大可不必學這些東西來討好惠妃。
又何況她這把年紀學什麼都慢,自己都明說了,不會用心教她,她卻還不以為意,可見不是奔著學做菜來的。
張媽只是在心裡冷笑了一下,說道:“既然這樣,那你就瞧著吧!我做菜的時候不喜歡分心,需得全神貫注才成。就是駙馬府的那兩個廚子,我也是這麼說的,端看他們自己了。”
張媽絕不會刻意討好這些人的,一來犯不上,二來是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