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他們在北邊能和分野王好好相處,能締結成盟是最好不過的了。”皇後說,“但願到時候端敏不會再從中搗亂了。”
“端敏公主如今在宮裡,還有分野王的兩個孩子,咱們可以不放他們回去。”董太師輕飄飄說出這句話。
“什麼?不讓他們回去?”皇後從沒想過這個,“父親的意思是留他們做人質?”
“未嘗不可,總是讓分野王有些忌憚才好。”董太師說,“我們不能再輸了,你以為咱們在謀劃的時候,楚王就沒有在謀劃嗎?畢竟他的兒子如今已然進了宮。總是有人會支援他們的。”
皇後知道董太師說的沒錯,人心永遠都不齊。看上去多數人都支援董家,可總有人會另有選擇。
“端敏若是能留在京中那是最好不過的,一來可以用來轄制分野王,二來也不必擔心她在分野王跟前說離間的話了。”皇後說,“我總覺得她心裡更傾向楚王,這麼多年她都恨董家。”
“是啊,這恨一旦結下就很難再解開了。”董太師點頭,“恰好她如今懷有身孕,哪怕是將孩子生了下來,那麼小的嬰兒也不宜長途跋涉。有兩三年的功夫,咱們也該把事辦成了。”
之後又沉沉地嘆了口氣說:“不知道我還能不能等到那一天了?”
他的話不免讓皇後心慌,連忙說:“父親身體健壯,一定能長命百歲的。”
“唉,老健春寒吶!近來我頻頻夢見你的母親。”董太師說,“這些年我總是想要歸隱山林,不為別的,只為董家的鋒芒不要太盛了。”
盛極必衰的道理,董太師如何能不懂得?可是他既捨不得家族的權力富貴,又想著即便是激流勇退也未必能保得萬全,如今成了騎虎難下之勢,偏偏兒女們都不中用。
“這不是母親的忌日快到了嗎?父親夢見她也不奇怪。”皇後倒沒往別的地方想,“年老的人總是多夢,又愛夢見過去的人和事。我記得當年祖母也是這樣,每日都說自己活不長了,可還不是活到了九十多歲。”
“像你祖母那樣長壽多福的,世間能有幾人呢?”董太師笑了。
這時皇上跟前的太監過來,傳皇上口諭:“陛下知道太師入宮了,叫奴才跟娘娘說,午膳一定要留太師在宮裡用。等陛下批完前頭的摺子也就過來了。”
皇後道:“知道了,這就叫膳房預備著。”
等傳話的太監離開後,董太師對皇後說:“今日午膳,娘娘命人把應杉也叫過來吧!對這孩子好些,陛下也能心安。皇上前朝事務繁多,後宮裡的一切都要靠皇後娘娘來打理。”
“父親說的是我也正準備這樣呢。”皇後說,“只是這些日子病著,也不好把那孩子叫來,唯恐過了病氣給他。”
“跟著他的那些下人待遇要比跟在皇後娘娘身邊的這些宮人們還好,方能以此堵住悠悠之口啊。”董太師說,“人言可畏,不得不防。”
做皇後必須得注重自己賢德的名聲,就算之前的事皇後本不知情,也並未參與。
可難免有人會覺得皇後偏私自家姐妹,都同情楚王一家。
這種同情慢慢的就會變成人心所向,漸漸成勢之後,可就難以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