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說呢!也該擇個好日子上門去提親了。”宮老夫人說道,“靖安已經被安排在了戶部衙門司職,也算是有了著落了。”
“老太太說得對,這時候去提親再合適不過了。”姚氏也說,“左右妹妹,你不是也把話遞過去了嗎?”
“不知老太太要安排誰去提親?”溫鳴謙笑著問,“這是咱們家小輩兒第一樁婚事,可得隆重些。”
“你說的對,我打算你大哥大嫂連同你和老二都去提親,顯得鄭重。”宮老夫人這些天淨盤算這事兒了,“別讓人家覺得怠慢。”
“除了咱們家的人還得再找兩個官媒,”韋氏說,“提親那日我想帶著全副的頭面過去,聘禮什麼的也都準備的七七八八了,只等到時候再添上些。”
“放心,還缺什麼少什麼,只管從我這兒拿這幾個孫子的親事,我都是一樣出力。”宮老夫人高興地說。
“老太太可真是疼孫子,靖安的親事完了又該給予安張羅了。”姚氏笑道。
“予安被派到了吳縣,離京城二百多裡也不算遠,以後想法子慢慢往京中調就是了。
他年紀還算小,不必著急,等過個一兩年再說也不遲。”韋氏道,“依我說,拉開一些距離也好,若是接連忙他們兩個的親事,也實在有些太累人了。”
“這有什麼累的?”宮老夫人不同意,“把兒女的終身大事定下來,你才叫省心呢,要不然總是懸著。”
“靖安的親事是老太太您選中的,予安這個還得您放出眼光來幫著選一選才是。”韋氏說,“靠我可不成。”
“這個你放心,都說薑是老的辣,我這雙眼睛也算是認得人了。藉著靖安的喜事多和這些世家來往,也好瞧瞧各家未出閣的女兒。”宮老夫人高興的說。
“有靖安這樁親事在前,予安再擇親只會更好。”溫鳴謙道,“便是先前有些門第之間的人家,見咱們和昌榮侯府結了親,也就少了些許顧忌。”
“正是這話了,”姚氏拍手道,“所謂水漲船高,要不怎麼說兄弟同枝連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呢。”
“有舅太太幫著參詳,我就更放心了。”宮老夫人說,“今兒心情好,叫他們做一桌子好菜來,再燙兩壺酒。咱們娘們兒幾個親香親香。”
這面一邊吩咐人去備飯,一邊就拿了黃歷來選日子,又商量著到時候帶去的禮聘,找誰寫庚貼,都是些細致瑣碎的事,卻是一點兒也不能出錯的。
溫鳴謙在這邊亂了半天,方才回到自己的院中去。
張媽迎著她道:“姑娘在那邊商量得怎麼樣了?”
“要緊的都定下來了,就是還有些細瑣的沒商量定。待明日請了官媒來,問問她們還有什麼需要在意的。”溫鳴謙說,“如今提親的人家多,官媒也要排著隊等。大嫂看中的那兩個官媒眼下一時都不得空兒,老太太的意思是等不得,正打聽著找官媒呢,明日我去江夏侯府問一問,看看他們能不能幫著找。”
“姑娘這次回來對宮家的事也算盡心了,出了不少力。”張媽端上茶來給溫鳴謙。
“聚散有緣,離別關情。每幫他們一件事,也算是了卻了我一樁心病。”溫鳴謙一笑,“哪怕不為別的,只為報答老太爺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