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後期,參展的同行與一些細心的顧客也發現了問題。
女主角只有抄襲她的那個系列是出色的,而依格則是每一個系列都給人一種美不勝收的感覺。
包括童裝,無不是讓人看一眼就移不開眼睛,恨不得立刻佔為己有。
來看展出的人徘徊於依格的展廳,拍了不少依格的服裝照片。
依格的許多服裝都搭配了飾品,看起來整體感特別強。包括與依格雷同的那部分,都有別致精巧的飾品搭配。
有網友把依格與女主角的服裝照片發到網上作對比,高下立現。
網上漸漸轉變了評論風向。
到了展出的最後一天,小傢伙把朱晴好這個系列的手稿與搭配首飾的手稿發到網上。
手稿看上去只是一張草圖,只有了了幾筆,卻畫出了每套服飾的精髓。
“媽呀,這個設計師好厲害啊!感覺那些手稿好像有靈魂一樣。栩栩如生,好漂亮。”
“喜歡、喜歡,我好喜歡她的作品!”
“話說這到底是哪家公司設計師的作品啊?”
“當然是依格呀!我在展出現場呢。依格春季女裝有好幾個系列。第一個系列是伊人,第二個是靜女,第三個系列是夭夭。雷同的那個系列是靜女系列。”
“好有詩意的名字,第一個系列的名字取出詩經中的‘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第二個系列也是詩經中的‘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第三個系列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從名字就能看出,人家的幾個系列是一體的。女主角只有其中一個系列,抄襲的可能性更大!”
……
小傢伙發出這些手稿後,在網上掀起了一番熱潮,網友們的討論非常熱烈。
有個叫“啄木鳥”的網友:弱弱地問一句,大家看到手稿的日期沒有?只有我注意到這個問題嗎?
結果網上又掀起了一輪新的討論:
“咦,2017年9月15日?伊人系列去年9月設計出來的。”
“靜女系列是9月底畫的草圖,夭夭是10月份畫的。”
“這個設計師也太牛逼了吧?一個月時間設計了三個系列的作品?”
“工作狂人!”
“這個設計師叫什麼名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日期前面有,名字應該也有,我把草圖放大看,看到了,是i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