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晴好在這個小區買了兩套。
一則因為這個位置升值空間大,二是這裡離舅舅家的房子近。她當時想著說不定以後會有用。
沒想到如今這房子還真的全用上了。
父親說要把別墅賣掉,朱晴好便勸他住在這個小區,這裡離他任教的大學不遠,回尚家老宅也方便。
父親答應了,年後,就會搬進這裡來住。
兩套房子在不同棟,都是中高樓層。但房子的大小與格局卻是一樣的。大三房,空間與房間都足夠了。
很多人給老人選房子都喜歡選低樓層,說是防止電梯壞了。
朱晴好則不然,她覺得樓層高更好。電梯壞了有物業,這麼高階的小區,物業管理很到位。即使電梯壞了,也很快就能修好。
就是沒電,也會有發電機,保證電梯能正常運作。
重要是冬天。
冬天的時候老人不願意外出,就可以坐在南陽臺上曬曬太陽、養養花、下下棋。
所以,朱晴好特意選了一個南陽臺比較大的戶型。還給老人添置了搖椅、專門放置在陽臺上的小茶几。
“不錯,真不錯。”寧家二老把整個房子都轉了幾圈,都很滿意。
老太太高興得合不攏嘴,“這個地方住著,你就是用三抬大轎抬我走,我都不想回梅城了。好,等我休養半個月,我就搬到這裡來住。”
老爺子也道:“嗯,房間挺大,廳也大,這是大三房。比起了阿海那裡的複式要好多了。”
寧海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當年買那套房子,就想著要接你們來住。還有亦遠亦方兄弟,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本事另買房子。所以,我們選房子的時候,就顧著有幾房,而不是房間有多大。”
朱晴好笑,可不是嗎?舅舅家的房子一百五十平,弄了六個房間出來。就是主人房也不大,更不要說別的房間了。
這裡的面積雖然不大,可是房間少,空間就顯得大了。空間大了,人住著就舒服了。
亦遠鄙視自家父母,“爸、媽,讓你們跟著表姐投資,你們就是不願意。說家裡有老有小,錢得攢著,不能亂動。哼,不然,不要說這套房子,就是再多兩套我們家也買得起。”
說起這個,林萍也覺得後悔。
可是,她怎麼知道外甥女這麼有投資眼光啊。
她也會跟著外甥女買股票,但她膽子小,每次都是一萬一萬地買,賺了一點就出了。結果,等股票猛漲的時候,她就只有後悔的份了。
買下一個股票的時候,還是這樣的情形。寧海見她老是因為這個事唉聲嘆氣的,就不許她再買股票了。
至於買房子,這是多大的事情啊,怎麼能聽一個小姑娘的,肯定得多方考慮。
只是,等她諮詢這個諮詢那個,終於要下決心的時候,那個地段的房子價格就突突漲起來了。
跟朱晴好當時買的價格相差太遠,她又覺得不值了。
寧海沒有時間操心這個,就隨她去弄。結果這些年,林萍在投資這方面簡直是一事無成。
說起來,還沒有亦遠兄弟拿零花錢投資賺得多。
所以,亦遠才會取笑、揶揄自家父母。
朱晴好笑著對錶弟道:“你沒有做家長,不知道做家長的辛苦。舅舅、舅媽的考慮有他們的道理。家裡有兩個老人,有個萬一,不要花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