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琛那邊剛放好行李,就聽到身後的人說道,
“我們出去吧,去吃個飯。”蘇若尋沒有交代後面的行程。
繁華的街道上,林雨琛多了很多熟悉的感覺,走在一旁的蘇若尋也彷彿看到了小姑娘的另一面。
那些菜譜上有些光看名字蘇若尋是實在不曉得是什麼,但是小姑娘拿過菜譜後卻看的津津有味。
有些名字真的很懷念,獨屬於這上京城的美食。
小姑娘點餐的時候又看了看蘇若尋,故意沒有告訴蘇若尋都點了些什麼。
等到上菜的時候,蘇若尋聽著小姑娘的介紹才知道,原來還有那麼多的講究。
“這是三秋映月。”三個以蘿蔔團子為主體的蒸糕,圍著奶黃色的醬料,小姑娘夾起一點蘸了蘸送到了蘇若尋的嘴邊。
“好吃的!”蘇若尋想再吃一口卻被林雨琛攔住了,而下一秒蘇若尋看向小姑娘的時候卻也愣住了。
彷彿是挽起了手腕處不存在的廣袖,拿著筷子的手平穩端莊,舉止優雅而知性。
蘇若尋彷彿已經看到了小姑娘穿著漢服的模樣。
比起曾經穿過的古裝戲服,更多了一份在一針一線間的傳承。
“這是魚戲清荷。”下一道菜屬實讓蘇若尋很是驚豔,片好的刺身繞著中間一整朵的蓮花。
“這蓮花也是可以吃的。”雪淨的手拿著筷子夾起魚肉放進花瓣中,裹好之後粘了粘蓮花根部的醬汁後送到了蘇若尋的嘴邊。
“你也吃一些……”還沒入口前蘇若尋說道。
“我不急。”林雨琛微微搖了搖頭。
“傳說這道菜是梁國皇帝未登基前遭人陷害,流落到一戶漁民家裡,因為太餓了抓起生魚就吃,又看到旁邊有摘下來的荷花,索性一起放進了嘴裡。”
“後來那梁國皇帝登基後思及此事,又感恩那家老婦人,便想著把這弄成一道菜,但卻因為當皇帝後山珍海味吃的多了,再吃這菜就沒了當年的味道,便召來宰相詢問。”
“宰相聽完後差人拿了一株完整的菏來,把上面的蓮子取下磨成粉,又加上其他輔料配成了如今蓮花根部的醬汁。”
“皇帝嘗了之後龍顏大悅,忙問是怎麼想到如此做法,宰相笑著說道:“蓮子性苦,所謂憶苦才能思甜罷了。”
林雨琛講這話的時候又給蘇若尋裹了幾片送到了嘴邊,不過兩人的桌前突然出現了一個人。
那人戴著廚師帽,一臉興奮的看著林雨琛:“對對對,就是這麼個說法!沒想到我當了十幾年廚師,還能聽再聽到有懂這些菜的人!”
林雨琛微微躬身說道:“您過獎了,不過都是些坊間雜談罷了。”
這一番對話讓店裡的人都支起了耳朵,便有顧客好奇地問道:“那我這個……遛園賞雪可有什麼說法。”
廚師眼睛一亮,跑到那客人身邊就像說書一樣講了起來,一時間店裡的眾人聽的津津有味。
“你可真厲害。”蘇若尋揉了揉小姑娘的腦袋,嘴角好似無意間地擦過了小姑娘額頭。
她的小姑娘真的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