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揚州時,是微服出巡,只帶了趙文勇、趙文賢兩人,而這一次,卻是大張旗鼓,擺足了欽差大人的風範。
佇列最前方,是欽差才有的依仗,足足一百多人,各種牌匾,巨大號角,鼓鑼,有四個縱隊,數丈長;隨後,是羅通訓練計程車兵,共五百人,全部清一色長槍兵,佇列後面,是兩頂轎子,第一個轎子有八臺,異常的威風,裡面坐的是羅毅,旁邊跟著趙文賢,手裡拿著尚方寶劍,而後面的一頂轎子,是個小轎,裡面坐著蘭妮;而後軍,則是趙文賢訓練的三百錦衣黑衣人,全部出動,為整個佇列殿後。
此次去揚州,人數真心不少,前後相加,竟有一千多人,排成長長的佇列,就像一條巨龍一樣,從長安城門處游出,遊向南方,遊向淮南、遊向揚州...
從長安到揚州,要經過好幾個省份,期間就要魯國江南,足足半個多月的路程,跟長安去界牌關相差不多。
上一次去揚州時,也是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長達千里的路程,千人的隊伍,沿路有官員送行、接待,有紮營歇息,耽擱不少時日。如此一來,待到淮南揚州時,竟已花了二十日之久。
這一日,羅毅跟趙文賢終於抵達了揚州。
揚州新上任的大都督長史早就在城門處迎候,見到羅毅,趕緊笑著上前拘禮。
“不必,帶路吧。”
羅毅沒有出轎子,坐在轎子裡,直接進了城。
揚州大都督新長史,名叫吳崇,這倒跟之前的吳勝清是同一個姓,不過同姓卻不是一家人,兩者不能混為一灘,是吏部從長安調任的官員。
羅毅沒下車,吳崇也不好慢待,跟在後面一路小跑,直至到達街道盡頭的三叉口。
羅毅對城裡的道路很熟悉,加上趙文賢之前已經介紹過了,去左邊是揚州的國商院,去右邊是揚州府衙,所以,羅毅自然是先去左邊了。
“長史大人,咱們晚點再見,你先回府衙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崇跑了一路,累的上氣不接下氣,羅毅丟下一句話,便讓隊伍繼續前行,直接到國商院駐紮。
吳崇在原地站了許久,待喘氣均勻後,暗罵了句:“牛什麼,豈有此理。”
“要不是看在你是欽差的份上,就你侯爺的身份,本長史都不會看你一眼。”
吳崇非常生氣,他到揚州後,也是受百官擁戴,整天都聽歌功頌德,哪裡受過這樣的氣;羅毅一來,就給他來了個下馬威...
這就跟河裡的魚兒一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只能吃泥土了,如果將羅毅比成大魚的話,那吳崇就是小魚,正好被吃,羅毅到揚州來,他就該侍奉,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叫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還是欽差。
“大哥,你怎麼不愛搭理那長史啊,我看那吳崇挺忠厚老實的。”
羅毅的轎子旁,趙文賢騎在馬上,湊近幾步問道。
羅毅一笑,說道:“他忠厚老實?揚州的官員就沒有一個老實的,我這是給他點小小的教訓,讓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要以為手上有點小權利,就可以胡作非為了。要不給他點下馬威,我們辦起事來,又那麼順湯嗎。”
“呵呵...那倒是。”
趙文賢道:“我估摸著,他今晚應當會請我們去喝酒,咱們去嗎?”
“不去。”
羅毅道:“先讓他急會,急了咱們再到府衙去拜會。”
趙文賢笑道:“好,那我等下讓人把國商院大門關了,誰也不讓進。”
喜歡唐朝小侯爺請大家收藏:()唐朝小侯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