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軍,聽我一句勸,就降了吧。”
王不超似在思索,緩緩轉身看了眼王琰,但最終,他又十分堅定的轉過身,翻身上馬,頭也不回的衝進了界牌關。
“岳父大人...。”
羅毅大喊了聲,只可惜,王不超沒有理會,進城之後,界牌關的城門又關了起來,吊橋也拉了上去,一切恢復原樣。
從王不超出城到回城,也就半盞茶的功夫,出城就說了兩句話,前者關心王琰,後者表明了自己姿態。
王不超不降,也在眾人的意料當中,到時沒太意外,王不超進城後,羅毅、王琰、羅通等,也快速回了軍陣。
要是這麼簡單就能勸降的話,那王不超一月前就降了,又何必募兵據守。
“爹爹不降,可怎麼辦啊?”
王琰擔憂了起來。
羅毅也同樣擔憂,但面上卻異常冷靜,除了勸降,還有別的方法能讓王不超歸降,這只是勸降王不超的一道開胃菜而已,好戲好在後頭。
“琰兒,相信我,我一定會讓我岳父大人安安全全到長安的,他一定會降。”
“這麼有信心啊?我可沒信心...。”
回到軍陣後,羅毅跟羅通、王琰等留在原地商量,進一步完美計劃,而隨著羅通一招手,五萬大軍轉身回營,只留下數百輕騎。
...........
四百里外,李道宗大營。
李道宗率軍每日只行五十里,半月下來,落後了五百多里,根本就沒誠心徵西救李世民。而鄭天勇,他是聽命於李道宗的,雖為元帥,但在李道宗面前,卻沒有任何威信。
夜色近黑,十萬大軍的軍營處處點起了篝火,從遠處看,就像是漫天的星斗一般,營內每隔半盞茶,便有巡邏兵丁走過,一隊接著一隊,非常嚴謹,整體來看,大營佈置的也頗有章法,如遇敵襲,定能給敵人痛擊。
由此也可看出,李道宗可不是隻靠著一張嘴皮子,他行軍打仗也頗有一套。
中軍大帳。
帳內,除了李道宗跟鄭天勇以外,還有剛選出來的兩個先鋒,一個叫馮振,一個叫馮宇,兩人都是軍中的老將了,年近五旬,在軍中頗有聲望。
至於為什麼要選這兩人,李道宗當然有自己的考慮,三年前征戰北漠之時,這兩人便是他的屬下,曾救過兩人的性命,並且向李世民保舉,封兩人為將,所以說,李道宗是馮振跟馮宇的救命恩人,也是仕途的引路人,舉薦之恩,兩人也末次難忘。
鄭天勇親自考察過兩人的武藝,還算不錯,真要打起來,不會低於程亮、尉遲寶林之流,在軍中也算是大將之才了。
“兩位將軍請坐。”
“謝大人。”
兩人齊齊拱了拱手,找了個位置坐下。
李道宗理所當然的坐在最上方,左手第一位坐著鄭天勇,右邊馮振、馮宇。兩人是親兄弟,前者為大哥,年長五歲,後者身形瘦弱,略顯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