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了半天,才發現一份賣小粒兒紅玉米的,臘梅停下來,聽人們討價還價。
“太貴了,往下落落,我們都買些。”圍觀的人們說。
賣主:“不行,這是生產隊上的,耩完地就剩這些,一年的花銷全指望它了。五毛,少一分錢不賣。”
五毛!
臘梅一怔:這裡的糧食比烏由縣集市上貴,小粒兒紅就賣到五毛,自己的大馬牙也賣五毛就心安了。就是傳到王大肚的耳朵裡,她也沒有賣便宜。
大馬牙的品質不如小粒兒紅,雖然只有她自己知道,賣的比小粒兒紅還貴,她於心不忍。
臘梅看了看人們的運輸工具:有木軲轆牛車、有膠皮軲轆馬車、有手推紅車子。而大部分是肩擔筐提。
臘梅把玉米都裝成三十五斤重的口袋,在賣饅頭的手推小車上,按上一個籮筐,再把玉米口袋放進籮筐裡,上面蓋上蓋兒。
把籮筐與空間通道聯絡起來,囑咐大黃:只要她賣出一袋去,就往籮筐裡再放進一袋。這樣,她就可以一份接一份地賣了。
也只能裝三十五斤,她的身板太小,多了會讓人懷疑。
“這是什麼品種?”有人圍了上來,問道。
“金皇后。”臘梅回答:“玉米里的佼佼者,買不?”
“粒兒這麼大,好吃不?”
臘梅:“棵壯籽粒飽滿,吸收的養分多,品質自然也就好了。不信可以少買些,下次保管你就多要了。”
那人用手抓了一把玉米,聞了聞,捏了一個粒兒放到嘴裡嚼了嚼。
“倒也沒別的味兒,頭一次買,便宜個兒,四毛五,如果好吃給你做做宣傳。”
臘梅:“這樣吧,不依著你也不依著我,十斤以下,還按五毛一斤。十斤以上,咱中間一折,按四毛七分五,怎麼樣?”
“行!就依你。這半口袋是多少?”
臘梅:“三十五斤,我在家裡秤好的,要不了也可以拆開,要多少都行。”
“全要了多少錢?”
臘梅早已心中有數,張口說道:“十六塊六毛二分五,你給我十六塊,六毛二分五就不要了,連四毛六都合不著,你沾大光了。”
那人“嘿嘿”一笑:“想不到你人兒這麼小,賬算的倍兒清。小神童啊!”說著給了臘梅十六塊錢。
圍觀的人們聞聽,有的掰著手指頭算賬,有的蹲下用小木棒在地上寫豎式演算。得出的結論果真如臘梅所說:連四毛六都合不著。
人們在佩服臘梅“神算”的同時,都紛紛要買。
臘梅從簍筐裡提出半口袋,當眾過好秤,收了錢,又提出半口袋……
喜歡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