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蘭這才知道自己說的不對。事後偷偷問臘梅,這‘再一二三四,沒有再五六七八’到底錯在了哪裡。
臘梅對他說:“沒有這樣的句子。你是想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吧?”
“對!縣裡的領導就是這樣說的!”王貴蘭一拍大腿,醒悟地說。同時心裡想:這個臘梅真神了,她沒去參加會,卻能聽到領導的講話。對臘梅更加刮目相看起來。
再一次就是去年秋天平地種麥時,十一隊有一塊地平整的很好,被下來視察的縣領導看到了,就要馬上召集各村生產隊長,在十一隊的地裡開個臨時現場會,號召別的生產隊向十一隊學習。
王貴蘭受寵若驚,便想在縣領導面前說幾句新詞,以顯示自己跟形勢。
隊長知道臘梅經常看報紙,知道的新詞多,便來找臘梅,讓臘梅教給他怎樣說。
臘梅告訴他:“你就照著‘縣裡和公社的領導來我們隊檢查指導工作,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鼓舞,我們一定再鼓幹勁,把地種的更好’之類的話說就行。”
王貴蘭會意,但又怕自己一緊張忘了,對臘梅說:“你也到會場上去,我忘了好提醒我。”
這個時期王店村還沒有幼兒園,家裡沒老人看孩子而孩子又能離開身的,母親為了出工掙工分,就會把孩子帶到地裡,讓其在地頭上玩耍。
要開會了,別處的孩子也會跑過來看熱鬧,會場上出現孩子一點兒也不稀奇。所以王貴蘭讓臘梅也去。
臘梅只好跟著他來到會場。
現場會上,縣領導講了話,公社領導也講了話,村支書讓王貴蘭談談體會,表一下決心。
王貴蘭發言道:“縣領導、公社領導來我們十一生產小隊指導工作,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很大的鼓,”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臘梅知道他要忘詞,趕緊小聲提醒:“快說‘舞’,下面是‘舞’!”
王貴蘭聞聽,趕緊接著說:“還有那個舞。”
人們“哄”笑起來。
支書笑著朝他擺擺手讓他下去,自己接著發言。
王貴蘭不知自己錯在哪裡,散會後去問臘梅。
臘梅告訴他,“鼓舞”是個動詞,是使人振作起來,增強信心或勇氣的意思,不是物件兒。
他恍然醒悟,感慨新詞“講究真多”。
臘梅告訴他:“你用家常話開起會來很生動,也說到點子上嘍,沒有必要在乎新、舊詞兒。新詞只有理解了,說習慣了,才能張口就來。”
王貴蘭想想也是,再也不刻意用“新詞”了。
經過這兩件事件,王貴蘭覺得臘梅有文化,懂得很多。又住在隊部裡,蠻能勝任記工員。
再一個就是王貴蘭還有一個小心眼兒:自己不識字,如果記工員和會計偷著給家人多記工,他也看不出來。
臘梅沒有親人,一直住在隊部裡,對全隊的人一視同仁,已經把隊部當成了家,並且對自己也很尊重,決不會瞞著自己營私舞弊。
喜歡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