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蘭:“現在是困難時期,到處都在餓死人,有糠有菜吃都是好滴!你沒見各隊上都是吃澱粉窩頭?咱隊有白頭髮老奶奶保佑,能見著個糧食粒兒,已經很不錯了。
“鎖嬸子是臘梅的乾孃。待承臘梅好,白頭髮老奶奶多給他們一些也很正常。但能多給多少?大不了也就隔三差五見見面星兒,給你端來你就吃,不給也別生氣,那是人家行善得來的。
“再怎麼說也是你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像你們這樣一吵一鬧,讓白頭髮老奶奶聽見了,誰也不給了,你後悔不?”
王張氏:“我就氣不忿兒他們比我吃的好!”
王貴蘭:“我看出來了,誰對臘梅好,白頭髮老奶奶就罩著誰。往後你也對臘梅好一點兒,保不住白頭髮老奶奶也多給你。自己爭來的,吃著才踏實不是!”
王張氏不待見臘梅,這個人們都知道,王貴蘭這樣說,算是戳到了她的疼處。王張氏沒說的了,只恨王貴蘭向著臘梅說話。
這邊穩住了王張氏,王貴蘭又來勸馬惠恩。
馬惠恩含著眼淚說:“家裡確實收到過白頭髮老奶奶給的米和麵,但也並不是很多。一開始還以為老人那邊也有,就沒給。後來知道了,每次收到都給她送過兩碗去,他們怎樣做就不知道了。
“這邊就是做熱麵湯,也得過來吃。一來就是三口,能吃我們一半子走。他們一來,我和兩個大女兒就得捱餓。經常這樣,孩子的怨氣也就大了。插門確實不對,這也是孩子們想出來的唯一的辦法。”
王貴蘭:“給她送過去的有米有面?”
馬惠恩:“有,每次給了都給她送過去一些,能有我們的三分之一。”
王貴蘭:“要這樣,爍奶奶就忒不像話了!你們該怎樣過還是怎樣過,插門吃飯也沒什麼不對。我過去說說她去。”
王貴蘭又來到王張氏這裡,一問,王張氏委屈的不行:“十天半月才給我送了一次,他們卻經常不斷地吃,這不是打發要飯兒的嗎?”
王貴蘭:“你知道白頭髮老奶奶多長時間給他們一回?”
王張氏:“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他們吃好的我知道,我鼻子能聞見香味兒嘍!”
王貴蘭:“她們給你的米麵你一頓吃了?”
王張氏:“沒有。”
王貴蘭:“你的米麵呢?”
王張氏低下頭,不再言語。
其實,她的米、面早已讓大女兒王翠淼拿走了。
那天。馬惠恩送過來兩碗小米兒,半簸箕白麵。王張氏還沒來得及放,大女兒王翠淼就領著三個孩子進了門。
孩子一進屋就嚷餓,王張氏趕緊烙了兩張大餅,煮了半鍋小米粥,讓孃兒四個吃了一頓。
王翠淼知道孃家有個白頭髮老奶奶神家,罩著二瘸子的小傻繼女兒。這個小傻妮兒又與侄女王曉華拜了乾姊妹,認了二哥二嫂乾爹乾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