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不大,臘梅卻為之一震。尤其其中的“五三年”,就像有磁性一樣,把她深深吸引住了:五十年代,那可是自己重生的年代啊,一聽到就有種興奮感。臘梅趕緊走過去,想看看是五三年的什麼東東在買賣。
原來是買賣舊錢幣,一個四十來歲的小攤販面前擺著幾件古董,還有一張紙袼褙牌子上寫著收古董、舊錢幣。一箇中年婦女正在給小攤販兒討價還價。
臘梅感到好奇,便蹲在一旁觀看他們。
中年婦女手裡拿著十來張皺巴巴的一分紙幣,在向小攤販兒求情:“我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幾張,你多給個兒。我聽說一張能賣十幾元錢呢!”
小攤販兒輕蔑地笑笑:“十幾塊?你做夢吧!我都沒聽說過這個價錢。再說,買舊紙幣的都是收藏,講究的是品相。你這個皺巴巴的沒人要。”
中年婦女:“五三年的,都過去五十多年了,還能不皺點兒!我聽說這帶編號的可是鳳毛麟角,你說什麼也得再給長長。”
小攤販兒:“不帶編號的我連要都不要,一塊五,再不能多了,在我手裡還不知賣出賣不出去,要是賣不了砸我手上,我就得幹賠。”
中年婦女:“兩塊怎麼樣?行,我就豁出去賣給你,不行就算了,大不了我多跑幾個集日。”
小攤販兒:“你跑多少個集日也是這個價兒,賣不出去,在你手裡也是幾張廢紙。我買了也得碰運氣才能賣出去。”
“兩塊你要不要?”中年婦女有些不耐煩了,站起身來:“不要我走了。”
小攤販兒沉思了一會兒:“那你留下吧,看你也怪不容易的,我豁出來賠錢收了,在我手裡也就湊個數而已。”
中年婦女撂下十張一分紙幣,拿了二十元錢走了。
臘梅看得一楞一楞滴:一分紙幣賣兩塊錢,這可是二百倍的利潤啊,比倒騰雞蛋又強多了。而且還是皺巴巴的紙幣。
“那,好的不皺的這樣的一分紙幣,你給多少錢?”臘梅忍不住問道。
小攤販兒:“好的,一點兒也不皺的,“嘎嘎”響的剌耳朵票,我給你五塊錢。”
啊哈,五塊!五百倍的利潤啊!
臘梅的小心肝兒猛跳了幾下。
“你有?”小攤販兒又問道。拿著剛才婦女賣給他的紙幣給臘梅看:“與這個一樣,帶編號兒的,五三年出版。”
臘梅點點頭:“有,與這個一樣,你等等,我家裡去拿。”
臘梅趕緊離開,避開眾人的視線,閃身進了空間通道。
她的錢就放在空間通道里,只有幾塊錢。一分的倒不少,還都是帶編號的。卻很舊,更沒有“嘎嘎”響剌耳朵的那種。
臘梅揀了五張平展展的,雖然不是剌耳朵票,卻也不皺不折。
“這個呀,給不了五塊,最多我給你三塊,再不能多了。”小攤販兒皺了皺眉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