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脫坯打牆,累死閻王”。在平原一代,“和大泥、脫大坯”,是公認的累活。
又是生產隊時期,私活兒得考慮隊上的勞力分配。王長鎖接受了蓋北房的教訓,打算叫六個壯勞力,飯食搞的好一些,不聲不響地把坯脫完。
脫坯的場地選擇在南坑塘附近。因為那裡有一處比較寬敞的地方,一是相對又比較偏僻,做好的土坯較少遭人為或牛馬的踩塌;二是離著水塘近,和泥打水方便。
讓王貴蘭沒有想到的是:很多人都想請假給王長鎖脫坯,都說好幾年沒幹這活兒了,去過過脫坯的癮。
隊長王貴蘭自是知道人們的想法:賣賣力氣,能以吃上頓飽飯,在這大饑荒之年,是求之不得的事。
他也考慮到了蓋房時的混亂現象,糧食雖然是白頭髮老奶奶給的,但如果給的少,打不過鑼鼓來,王長鎖也是發愁。
王貴蘭便來與王長鎖商量。
“白頭髮老奶奶給了二百多斤玉米麵。”王長鎖如實說:“我打算叫六個人,脫三天。自己家裡蒸窩頭,還省些。”
王貴蘭算計了算計,對王長鎖說:“六個人脫三天,二百多斤玉米麵富富有餘。就怕你的親戚們知道了,再趕過來幫忙,就打不過鑼鼓來了。
“如果讓隊上多來幾個男整勞力,一天脫完。中午管一頓飯,晚上有混肉菜,每人分倆窩頭,也說得過去。這樣,你家裡還省事。”
王長鎖也是明白人,知道隊長這樣說是有難處:自己叫的六個人,也是這個隊上的勞力,來脫坯也得給隊長請假。
作為隊長,他只要請給一個,不請給誰得罪誰。他這個隊長也不好當。
“隊上的農活兒呢?別耽誤了。”王長鎖委婉地問。
王貴蘭:“好在現在天氣乾旱,隊上的農活沒壓著手的,可以遲些時日。”
王長鎖:“那就這樣,有願來的就讓人家來,別因為這事鬧的不痛快!”
這一來,一隊上的男整勞力都請了假,二十八、九個人,黑壓壓站了一坑沿兒。
馬惠恩可就發了愁:臘梅雖然給白頭髮老奶奶要了二百多斤玉米麵,家裡小鍋小灶兒的,無論如何蒸不出來。還得像蓋北房那樣,用隊上的大鍋大籠屜。
可到隊上的食堂蒸動靜太大。由於飢餓,也由於白頭髮老奶奶每天都給一鍋混肉菜,食堂門外經常圍著一些老人和孩子。有本隊的,也有外隊的,都瞪著大眼,盼著有人施捨給一、兩口吃食。
自己的玉米麵又是白頭髮老奶奶給的。神家給的東西,不施捨於心不忍,施捨,這二百多斤玉米麵,應酬的下來嗎?
臘梅也考慮到了這一層,忙找到母親馬惠恩說:“乾孃,人們都願意幫忙,這是好事,說明你們的人緣好。我再給白頭髮老奶奶要些玉米麵,咱給隊長說說,讓隊上的火房裡給蒸窩頭。
“大人在這裡脫坯管飯,家裡的孩子老人大眼兒瞪小眼兒,怪可憐的,反正白頭髮老奶奶願意幫助人們,咱就趁此機會,管全隊上人們的飯。”
喜歡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