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峰:“你能給我們捎多少斤呢?”
臘梅:“多多益善。多少我也捎的過去。我想,最少不要少於五十斤。我知道,五十斤糧食在你們這裡不算什麼,在你們的先人那裡,可是救命糧。
“我希望你們不要吝嗇。剛才說話的這個人,我相信你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知道那個年代的苦難。
“那裡今年是五九年,咱這裡是二00九年,正好差著半個世紀。要什麼沒什麼,地裡的野菜、樹皮都快吃光了。
“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情況要持續三年。也就是歷史上的三年困難時期。
“你們的先人要一天不少地度過,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以後我還會經常來的。
“這樣吧,今天晚上,你們把要給先人的糧食放在你們的大門口內,上面寫上先人的名字,我就會給你們的先人送去。
“如果有人捨不得給自己的先人東西,而他的先人又在三年困難時期捱餓,我會本著救死扶傷的原則,自己動手,從你們的家裡給你們的先人弄糧食,或者吃的東西。
“當你看到你的糧食少了,或者蒸的乾糧、包的餃子少了,蔬菜少了,那就是我給你們的先人弄過去了。
“別怪我,不客氣,因為你的吝嗇,不肯給你的先人,這是我對你的懲罰。一次不行兩次,直到你主動給你的先人預備為止。
“誰家要是放了糧食,請關閉庭院裡的電燈、門燈,我怕亮光。有亮光我就不敢去了。希望你們配合。”
王長峰:“這麼說,只有今天晚上我們預備下,你才能捎過去,別的時候不行?”
臘梅:“最好今天晚上,明天也可以,但不要把時間拉的太長,我不可能每天都到這裡來。”
“我們怎樣知道我們的先人收到沒收到呢?”人群中有人小聲問道。
臘梅:“那你是懷疑我的忠誠了?”
“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現在這邊的騙子很多,如果神界也這樣,有不法之神見了我們給先人的糧食,據為己有,我們如何查詢?”剛才小聲說話的那個人進一步問道。
臘梅:“這樣吧,我讓你們的先人在領到東西以後,打個收到條,我再送回到你們的家裡。”
王長峰:“這樣最好了。但如果先人不認字呢?我們的先人大多是文盲。”
臘梅:“讓他們找人代寫,並註明代寫人的姓名。你們再驗證代筆人的筆跡,也就知道真偽了。”
王長峰:“也行。是要原糧呢?還是加工後的,我們給先人面粉行嗎?”
臘梅:“還是原糧吧。這樣他們還能多吃些東西。你們要是把小麥加工成麵粉,麥麩就扔了。拿到那個世界卻是好東西。
“比如玉米,現在天氣暖和,多了會生蟲兒。讓他們吃一點兒用碾子軋一點兒,總是吃新鮮的。比你們用機器加工還好吃的多。”
王長峰:“那好,我們就把原糧放到大門底下,麻煩你給送過去。我們應該怎樣稱呼你呢?”
“就叫我白頭髮老奶奶就行。我會把你們捐贈的東西,列成榜單,貼在這棵大槐樹上。
“這是一項經常性的慈善事業,最起碼在三年困難時期之內,你們要厲行節約,把節約下來的糧食,捐贈給你們的先人。
“從現在開始,三年之內,不要給先人化冥紙冥幣,一律改換成糧食。等他們度過三年困難時期,你們再按著你們的習慣,祭奠你們的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