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他們都是為了一口飯而來,但來了也沒閒著,都是拼了力氣地幹活。
沒辦法,只好把手裡的玉米,給前世王曉葉留出幾十斤,其餘的全拿出來。
但這樣也遠遠不夠,只好又向前世王貴勇張嘴,向他借了一百斤玉米和二百塊錢,在別處裡又買了兩百斤玉米,才算把這事擋過去。
由於幫忙的人多,只用了七天時間,房子就完全蓋好,乾乾就可以住進去了。
不過,也把糧食吃了個乾乾淨淨,親戚們才離去。
王翠淼一家是最後走的。王長鎖這邊沒活了,不管飯了,他們只好與父母親分吃四碗稀粥,晚上的混肉菜,也是安人從食堂裡領回來再加水,才能分的著。
沒滋沒味兒的,惹的王長柱和王翠霞都撅起嘴來,王翠淼才領著一家子離開了孃家。
臘梅也成了真正的無產階級:手裡的錢沒了,糧食也淨了,還背了三百塊錢的債務。
而這時,臘梅手裡的小舊衣裳生意也告一段落。剩下的幾身,實在賣不出去了,只好留給母親秋後打袼褙。
她所能做的,就是每天想方設法在城裡的餐廳餐館裡收集剩菜,保住大食堂裡每晚有一鍋混肉菜湯。
父母親和鄭存梁家,有幾樣燻肉。另外,運氣好的話,還能給他們一兜小饅頭。在大饑荒之年,兩家倒也沒怎麼捱餓。
大饑荒扔在蔓延,各處都在死人。十一隊的人們雖然每晚都有一碗混肉菜湯、幾塊兒幹饅頭塊兒,有鐵鍋可以做麵糊菜。但仍然吃不飽,人人餓的面黃肌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進了五月以後,臘梅儲存的糧食徹底隨完了。
而這時,王店村的大饑荒鬧的正凶:到處斷炊,每天都死人。一開始,還有口博棺材,親戚朋友送殯。到後來,就只有箔卷席埋。一家子哭哭,用牛車拉出去,挖個墳坑一埋完事。
十一隊最先死的是朱能吃。他不能算是純餓死的,但也因為營養跟不上。
自那次與王大肚打賭吃饅頭撐破了胃,落下了病根,只能吃稀軟的食物。隊上為了照顧他,每頓飯都多打給他一碗粥,或者熱麵湯。但由於粥越來越稀,熱麵湯也沒有了,他的營養就跟不上了。
混菜有營養,他卻不能吃。吃了就胃疼,還鬧肚子。耗來耗去,耗成了一把骨頭。終於在飢餓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出殯這天,十一隊上的人們都去了。都為他的去世感到惋惜,也後悔當初慫恿了他。如果不讓他們比賽,或者半路里阻止住,也不至於讓他把胃吃壞。
有人提議用牛車拉棺,王大肚不同意,非要人抬。於是,用四根木頭綁了一個槓,拴上四個木棍,做成一個八人抬的冥轎。
按風俗,冥轎只要抬起來,就不能落地,要一直抬到墳上。但中間可以換人。
有人要替王大肚時,他卻不同意,一個人一直抬到墳地裡。
埋好墳人們都走了以後,王大肚一個人在墳前坐到黑。想著當時比賽吃饅頭的情景,後悔的直拍腦瓜子:
傻呀!那麼好的糧食,被兩個人的傲氣糟蹋了。擱到現在,一隊上人能吃一頓飽飯。
真是天做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呀!這是那時糟蹋的太多了,老天報應來了!
喜歡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