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臘梅把自己的錢都檢查了一個遍,以免給了弟弟王貴勇假幣。一想起他那氣憤的樣子,就知道人們對假幣是如何的深惡痛絕!
還別說,真讓她檢查出兩張百元的假幣。
這一來,手裡的錢只剩了三千八百多元了。如果弟弟的玉米有四千斤的話,二百元錢哪裡弄去?!
按照臘梅的意思:掰了隊上兩千六百多穗嫩玉米,買兩千六百斤幹玉米還給隊上;再把賺的錢買一千多斤玉米,預備著明年鬧饑荒時貼補母親、乾孃和王李氏三家,這三家對自己都有恩,不能忘懷。
再剩下一、二百元做零花用。冬天裡沒有笨雞蛋賣了,她存的舊衣裳也多半兒是春、夏天的單衣,冬天裡賣不出去。
想她一具小身體,再能折騰,也折騰不出大錢來。買小吃、日用品用去了點兒,侯萬秋還給買了五輛舊腳踏車,佔去一百元。
腳踏車雖然也是財富,就放在前世租賃的自己的家裡,卻不能變成現金。
無形中虧了二百元錢,這讓臘梅很有些沮喪!
現實中人們手裡沒有錢,卻也沒有假幣之憂。臘梅心裡的天平不由傾向了現實一些。
………………………………………………
地裡的莊稼全黴了,發芽了,再收不回一顆來。
望著四、五千斤玉米穗兒,隊長王貴蘭眼裡湧出淚花兒:光一百多口人的口糧也不夠,還有幾千斤的徵收任務,今年的蠟坐大發了!
坐蠟歸坐蠟,但節氣不饒人。已是霜降,只好割掉秸稈兒種小麥。
地溼、勞力少,時間緊,翻地施肥是來不及了,只好犁溝犁——貼茬直接播種。
緊趕慢趕,總算在上凍前把小麥播種完畢。
由於遇上了秋傻子雨,莊稼豐產沒豐收。災情報上去,又有大鍊鋼鐵佔住了整勞動力之說,上面免去了今年的公糧。
但四、五千斤玉米穗兒,一百大幾十號人,差距太大了。
王貴蘭看了看倉庫裡的糧囤,發現還有一囤陳糧,與新的加起來,省著吃能維持到年。
過了年還有麥裡上交的提留,全要回來的話,也許能維持到收麥子。過了麥就不好說了。
但麥囤卻癟了下去。用眼估了估,也就五、六百斤,還要過年過節。
於是,王貴蘭果斷下達了命令:“從今以後,伙房裡再不許蒸饅頭,一律改吃玉米麵窩頭,改善生活就做熱湯麵。”
伙食雖然來了個大轉變,但人們都能接收。因為已經到了農閒的時候,不賣大力氣了,吃的次點兒也無所謂。
自己起火時,冬天裡還捨不得蒸饅頭呢!大冬天裡喝碗熱麵湯,暖和又滋潤。
日子一天天過下去。待地裡的紅薯、白菜、蘿蔔、胡蘿蔔都刨回來後,老天爺象徵性地下了一場蓋住地皮的初雪,冬閒算是正式開始了。
這時,調到鍊鋼場的人們也都回來了。原因不是因為下雪,而是沒了鐵礦源。
據說,過了秋以後,就一直維持著。為了應付檢查,把秸稈、樹枝、碎木填進去,上面埋上一層土,讓高爐冒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