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等著,我家裡拿去。咱幹著頭髮正好在這裡玩兒一會兒攛攛讀cua音)嘎拉哈,教教臘梅。”王秀春說完,拿著自己的衣裳“呱嗒”“呱嗒”向家裡跑去。
王曉華梅對嘎拉哈並不陌生,是豬、羊等動物,後腿中部關節中間的一個骨關節。啃完了豬肘子、羊腿時,大人們都會把骨關節周圍的筋頭巴腦刮乾淨。晾乾後,給孩子們做遊戲用。
在這個年代裡,孩子們的玩具很少,農村有孩子的人家,幾乎每家都有嘎拉哈這種東西,嘎拉哈也就成了孩子們經常玩耍的主要道具。
四方體的嘎啦哈有四個部位,每個部位都有不同的名字。按順序排列,分別叫肚、針、坑、輪。
攛嘎拉哈還要有一隻布鴿子一種六塊小方布縫的方形小布口袋,裡面裝滿顆粒糧食或細沙)做輔助道具。
人數不受限制,四個人最好)。每個人以自己為單位,以投擲嘎拉哈決定誰先後。誰的針或者輪多,誰就先玩嘎拉哈的針和輪是這種骨關節的兩個立面,不容易立起來,所以要選擇這兩面)。
王曉華梅正回憶著,王秀春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回來了,遞給王曉華四個十分精緻的、粉紅色的羊嘎拉哈,一個布鴿子:“你……你……先教教……她,我……歇會兒。”
王曉華梅一眼看出,嘎拉哈是用大紅紙泡過的水染成的。前世她小的時候,也是這樣染嘎拉哈。又見到了前世小時的玩具,王曉華梅很是興奮。
王曉華拿著一個嘎拉哈,指著對王曉華梅說:“這是肚,這是針,這是坑,這是輪。
“玩法是把鴿子向上拋起來,在鴿子沒落下之前,用手指夾住嘎拉哈,翻成同一個形狀,是針的全是針,是肚的全是肚,就是一個輪迴。
“肚、針、坑、輪,要分四個輪迴完成。最後,拋起鴿子,一手把四個嘎拉哈全部抓起來,就完整地完成一次攛嘎拉哈。
“中間如果布鴿子掉落地上,或者抓住布鴿子時沒有翻完嘎拉哈,你就不能再繼續玩兒了,要換另一個人從頭開始。就這些,你記住了吧?”
王曉華梅點點頭。
玩嘎拉哈需要技巧,手的動作要靈巧、快、穩、準。眼睛要盯住拋起來的布鴿子,手指要根據自己的判斷,感觸嘎拉哈的方位,及時準確地完成一系列動作。是個久練久熟的遊戲,自己多年不玩兒了,雖然一聽就懂,還真不知道玩兒的轉玩兒不轉。
雖然這是撂下的遊戲,自己的心思也沒在這上面,但她必須學會。只有會了,才能與她們有共同語言、玩兒在一起。
“你看著我給你攛一遍。”王曉華說著,圪蹴到地上演試起來。一邊演試還一邊介紹,就像教一個從沒見過嘎拉哈的外地人。
演試完以後,又讓王曉華梅練習。
王曉華梅練的很認真。畢竟隔了幾十年,感覺手很生,嘎拉哈還沒翻過來,布鴿子已經落下來了,她感到手、眼都不夠用的。
還好,練了幾遍以後,終於翻成了四個形狀一樣的,完成了一個輪迴。
“你學的不慢。”王曉華高興地表揚道:“就是這些回數,你沒事就練習,練熟了,咱三個人一起玩兒。”
喜歡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折騰年代巧折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