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右邊的奶奶家,雖然還是黑漆木大門,成色卻強了很多。大門從裡面上著閂,看來家裡有人住。
此時已是深夜,王曉華梅不好敲門詢問。發現西邊街道上有亮光,順著衚衕向西走去。
喲嗬!原來是路燈發出來的光亮,在南北街的兩頭拐彎兒處,都有一根高高的木樁,上面按著明亮的電燈泡。
更讓王曉華梅震驚的是:街道還是原來的街道,路面卻成了平整的水泥路面。
王曉華梅趕緊順著水泥路跑到生產隊部,這裡也物是人非:原來的漆黑木大門換上了又寬又高的紅漆鐵大門。
原來的“食堂如我家”“生活集體化”對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在發福生財地,”“家居堆金積玉門。”橫批吉祥如意!
王曉華梅又往南走了走,發現原來的土坯房都變成了磚木結構的紅磚大瓦房。籬笆牆變成了磚牆。
碾棚沒有了,它東面的四個大積肥坑沒有了,展現在面前的是兩處整潔的院落,並住上了人家。
這是哪個年代呢?
記得村裡通電是七十年代初期,八0年自己車禍去世時,這裡還沒有水泥路面。這麼說,自己來到了八十年代以後了。
村裡寂靜無聲,更不見一個行人,王曉華梅想打聽也沒處打聽。
忽然,一堆垃圾吸引了她,趕緊跑過去,用木棍在裡面翻找起來。
工夫不負有心人,翻找了半天,終於找到了她想要的東西。拿到燈底下一看,不由傻了眼:皺巴巴的報紙上竟然標著2005年x月x日,還不知道這張報紙是不是今年的!
天!就是今年的,自己也已經死去二十五年了!要活著,現在已經是五十五歲的老太婆!
弟弟比自己小三歲,也已經五十二,母親則應該是年近八十歲高齡的老人!
難道說母親和弟弟都不在人世了?
王曉華梅被震驚得一個頭兩個大。深更半夜又沒地方去問,便想回去,等到明天上午再過來打聽。
像先時進去一樣,她心裡想象著空間通道,意念一動——又回到了空間堂屋裡。
經過來回這樣一折騰,感覺有些口渴。到水缸前用瓢舀起一點兒清水嚐了嚐,清涼甘甜,比外面的井水好喝多了。
既然是給自己的空間通道,想必這水也沒有毒。王曉華梅舀了半瓢水喝起來。
半瓢清水下肚,頓覺神清氣爽。收穫稍微沖淡了剛才的鬱悶。
想到自己是在大街上的垃圾堆旁進來的,出去是不是還在原地兒。何況剛知道這個空間通道,也得熟悉一下它的效能不是。
王曉華梅又用意念從後門裡出了空間,發現自己還是在垃圾堆旁。看來,在什麼地方進去的,出來還是在什麼地方。
從前門裡呢?
王曉華梅又回到空間通道,從前門裡出來。這一次,她又回到了重生的現實中,她所在的位置,是生產隊的積肥坑邊上,碾棚也出現在面前——正好是她從後門裡出去時的位置。
啊!
前門是現實——重生後的現實!
後門是前世——自己死後二十五年的二00五年!
所謂的空間通道,就是一個堂屋!前、後門是通道的進、出口!不足四米長的堂屋,連線著現實和前世。
這個空間通道還有過濾黑色的功能,在裡面看外面,無論現實還是前世,都亮如白晝。但一出空間就恢復了現實中的樣子。
並且在什麼地方進,就在什麼地方出,雖然是兩個時代,時辰、地點一點兒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