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訓練的深入,隨著大家的全身心投入,隨著互相競爭的心情越來越迫切,一些原本隱藏著的問題慢慢浮出水面。
日本球員和韓國球員互相不對付,日本球隊和中國內陸球員互相不對付,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球員看不起內陸球員,東亞球員針對西亞球員。
總而言之,錯綜複雜的關係和激烈的競爭讓大家的腦神經維持在一個十分緊張的水平。
一個薩拉熱窩事件就會燃爆整個巴爾幹半島!
赤木剛憲觀察到了這股的暗中波濤洶湧,他跟訓練團隊反映過中日韓三國特有的民族情緒。
這群從美國遠道而來的訓練師並不怎麼在意,他們本土的黑白對立、黑黑對立、白白對立比這嚴重多了。球員衝突這種事情,不能一味打壓,要適當進行引流。
堵不如疏。
赤木剛憲想想了覺得對方說的也有道理。
不過在不放心的情況下,赤木剛憲又跟每一個日本球員在私底下談過:一定要剋制自己的情緒,球場的事情用球場的辦法解決。
大家都答應的很好,但是南烈不以為然的樣子讓赤木剛憲略微有些擔憂。
時勢造英雄,時勢也可以造狗熊,赤木剛憲希望南烈不會那是被大勢脅迫的狗熊。
訓練營中期的時候,大家期盼已久的迴圈排位賽終於開始了,終於可以真刀真槍的幹上一場了。
10人隊伍要分成ab兩個小組參加抽籤比賽,隊長決定隊伍的人員架構。
如何分配兩個隊伍的實力,求均衡還是求極端,這是一個問題。今年的訓練營對五星級球員的要求要多了許多,訓練師手中的考評項上絕對有領導力、分析力、決斷力這幾項。
其他隊伍怎麼分配赤木剛憲不知道,他這邊分配起來比較簡單:四個後衛加一個搶籃板的櫻木花道完事了,其他的全留給b組。
赤木剛憲所謂的四個後衛指的就是他自己加上樑東根、林芝傑和來自愛知縣的諸星大。
後衛這麼多,赤木剛憲自然是希望大家能打多快就打多塊,揚長避短嘛。
“有機會就投,不要強投,發揮速度優勢。”交代了這麼一句,赤木剛憲讓櫻木花道去抽籤。
沒過一會,櫻木花道就屁顛屁顛回來了:“老大老大,是第一名哎。”
“好。”
所有隊伍抽籤完畢,赤木剛憲等待裁判宣佈賽程。
“第一對第十,上場!”
赤木剛憲和王志志的眼光刷的一下子交匯在一起,其他人也是一副看熱鬧的模樣。
這兩個人可是訓練營公認的強人,赤木剛憲所在的隊伍又是明顯的個頭不足,這比賽有意思了。
王志志覺得他們的隊伍很符合強隊的標準:球員個頭足夠,對抗也跟的上。但是赤木剛憲卻覺得王志志他們的球隊缺點很明顯:缺乏空間感。
當然了,孰對孰錯那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嘟!!!”
一聲哨響,比賽開始。
赤木剛憲和王志志爭球,雙方在對抗不相上下,但是赤木剛憲的彈速和臂展更勝一籌。
“國青隊的大志哥在跳球上竟然輸給了一個日本的高三學生?”場下的中國球員們都不敢相信這一事實,雙方的訓練量應該不是一個等級的呀!
赤木剛憲接過籃球瞄了一眼。
“run!”平地一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