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亞洲的苦練籃球模式,美式籃球訓練一個顯著的區別就在於訓練強度大但是訓練時間嚴格被控制。
並且,每次訓練後都會有一些用於調整的間隔時間。
利用這些間隔時間,赤木剛憲和王志志、姚日月兩個人之間的話題慢慢變得多了起來。
人生三大鐵: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下過鄉。
大家同在一個宿舍,又是一個訓練小組,接觸的機會一多,這感情自然是蹭蹭蹭的往上漲。
畢竟還都是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大家還都是很質樸。
王志志插科打諢般給赤木剛憲介紹了不少的中國球員,介紹過程中,赤木剛憲有注意到:中國的內陸球員都喊王志志為大志哥。
看來,在大哥文化這一點,日本跟中國真是一脈相承,年齡大的前輩總會得到一些明面上的特權。
這批球員裡面有赤木剛憲在前世耳熟能詳的,例如莫科、唐正東、張慶鵬等未來的中國隊國手,還有幾個赤木剛憲有點印象但是又印象不太真切的球員。
例如,史勇、黃成義。
史勇和黃成義都是年少有名的籃球健兒,在青少年時期,他們倆可是一直跟姚日月不分上下。
只是,不科學的鍛鍊和落後的醫療條件毀了這兩位本該大放異彩的五號位球員。
赤木剛憲對大家以往的印象可能只是停留在電視、報紙、網際網路,但是現在,赤木剛憲對大家的印象真的是深刻極了。無他,中國內陸的這批球員,他們的平均身高太高了。
整個訓練營掃視一遍,就屬中國內陸的球員高大。<的王志志是訓練營的高塔,這點不必多說,姚日月、黃成義、史勇、唐正東等球員,他們的身高都沒有低於195的。
輪到上午最後一個環節五對五攻防演練。
除了王志志和赤木剛憲兩人統治攻防兩端,來自黎巴嫩的法迪哈提布以及土耳其的希度科特格魯也是讓眾人眼前一亮。
青少年不比成年人,對其他人的喜好和偏見是藏不住的。自然而然的,哈提布和特科格魯這兩個外來人獲得不了多少球權。
球權雖少,但是兩個人在場上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全能。並且,敢於在束髮之齡獨自出門闖蕩,這份膽識就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
實踐出真知,磨鍊出英雄。
結束了上午的訓練之後,訓練營金字塔的頂尖團隊就已經形成了。
王志志、赤木剛憲、河田雅史、希度特科格魯、法迪哈提布被訓練團隊授予五星籃球手的標誌。
當然,這份榮譽的擁有也是動態的。
相比於1991年第一次在美國新澤西開啟的亞瑟士abcd訓練營,本次的橫濱亞洲青少年訓練營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豐富了許多。
比如,原來這個五星級的球員只是一個名譽上的激勵,現在則不然,實質上的好處那是大大的。
單人宿舍、格外餐飲這還不是最讓人眼紅的,挑選球員組建各自的戰隊才是讓這些中二少年感到最熱血噴張的。
還有什麼能比領軍打勝仗更能征服一個男孩的心呢?
有了榮譽感就有了責任感,有了責任感就有了發奮心,有了發奮心就得好好研究一下怎麼跟隊友和教練有效的溝通。
不然這邊喊著“兄弟,傳球!”,那邊應和著“bro,ican’tfoo!”,這就蠻尷尬了。
誰能想到,一個正兒八經的籃球訓練營竟然還把中國球員逼成了crazyengish簇擁者。
中午吃飯的時候,赤木剛憲、王志志等五星級球員在單獨的區域享受自己的大餐。
王志志回頭悄悄瞅了瞅自己的同胞,拋下自己同胞的感覺蠻不自在的。
嚯,那一雙雙紅的發綠的眼睛。